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发〔1993〕11号文件的实施意见

  建设小城镇的启动资金,以出让土地使用权获得的地价款和小城镇房地产开发的利润为主要来源;公用设施作为企业来投资的经营,谁投资,谁受益;新进入小城镇的居民,要缴纳一定数额的配套建设费;国家银行的信贷资金给予择优支持等。
  八、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
  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按照“点上提高水平,面上整体推动”的方针,以县、乡为重点,坚持形式多样化,内容实用人,基地网络化,考核定量化,全面推行农科教结合。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改变单一的教育结构,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同时,把成人扫盲教育、学校的劳动技术教育同“绿色证书”及其他资格证书制度结合起来。农科教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各负其责。要注意加强各级农科教综合服务实体建设,鼓励创办农科教综合开发示范区和农业高新技术试验区。
  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结合实施“丰收”计划,着重组织推广一批农业实用技术项目,把推广良种、配套栽培技术、科学施肥技术、养殖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及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等作为重点。农技和农用物资部门要紧密配合,采取技物结合的形式,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农业技术推广的重点,要抓好县为龙头、乡为核心、村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成分的体系建设,使之形成网络。
  面向市场,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组织科技攻关,特别要重视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要大力支持农业科研单位在农村和国有农场建立成果转化和科技开发与示范基地,促进科、农、工、贸一体化。提高各组科研攻关经费中用于农业项目的比重,省、市科技三项费用于农业的比重应不低于30%。
  九、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建设是我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分级负责、多方办水利的机制,中央和省重点抓好淮河、长江大型骨干工程,地、市、县负责本区域和水利重点建设。承担怀洪新河、淮干整治等重点治淮任务的地方,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各地要继续坚持“巩固改造,适当发展,加强管理,注重实效”的原则,安排好各自的重点。我省水利建设任务重,所需资金多,缺口大,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多层次、多形式筹集水利建设基金,走社会办水利的路子。
  林业是农业生产的生态屏障,要加快造林绿化步伐。1994年是我省消灭荒山的最后一年。计划今年达标的地方,要确保任务完成;已经达标的地方,要巩固提高。各地要在完成“五八”造林绿化规划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实施省政府颁布的《安徽省绿化标准》,进一步向绿化目标迈进。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