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安徽省第八届人民政府任期目标的通知

  4、固定资产投资全面推行项目业主责任制和招标、投标制度。政府直接安排的公益事业投资实行投资包干,进行规范化管理;竞争性行业的投资融资逐步转让主要依靠市场调节的轨道;建立健全基础产业投资融资新体制。
  5、改建、扩建或新建10个营业面积超万平方米、营业额超亿元、功能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商贸中心,20个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市场(其中1至2个超10亿元),100个年交易额5000万元以上的市场。基本建成钢材、有色金属、煤炭、化工、水泥、汽车等10个大型生产资料市场,争取建成1至2个期货市场。
  6、加快推行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国家银行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力争实现每个地方有1家交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分支机构或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享受沿海开放政策的城市各有1家外资银行或1至2家中外合资银行。
  7、全面推行住房制度改革。按照价格体现价值的原则和职工收入增长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行住宅商品化,力争30%左右公有住宅的产权或部分产权转为民有。全省公有住宅租金达到维修费、管理费、折旧费三项费用计租水平。
  8、加快待业、养老保险和医疗制度的改革。城镇公有企业全面推行待业保险制度,待业率力争控制在3%以内。城乡各类企业全面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国有企业实行基本养老基金省级社会统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全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医疗制度基本形成。
  9、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省与各地的分配关系,省对重点县(市)的扶持与财政收入目标挂钩,1993年财政决算力争实现收支平衡,到1995年底历年累计赤字消灭一半。
  10、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机构改革的步伐,完成国家部署的改革任务,机关工作人员分流25%,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
  11、抓好铜陵市国家综合改革试点,加速推进县级综合改革试点,使其在全省率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管理体系。

加快农村奔小康进程



  12、乡镇企业“1235”工程[注1]产值达到600亿元,工业产值由80亿元增加到420亿元,利税总额由12.5亿元增加到60亿元,出口交货额由2.5亿元增加到15亿元。沿淮6县和17个后进县乡镇企业平均产值达到8至10亿元。
  13、围绕市场办农场,初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复种指数提高到200%,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700万至4000万亩,优质米面积扩大到1500万亩,60%的低产水面得到改造,渔业产值力争增长60%以上。初步建成优质米、棉花、油菜籽、茶叶、蚕桑、蔬菜、药材、畜禽等8大系列、20个农副产品商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农副产品及加工制成品出口供货额增加到48亿元。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