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与生活居住建筑有关的其他布局形式的间距标准由市规划部门另行制定。
非生活居住建筑的间距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十七、第三十四条列为第三十八条,第二款修改为:
严格控制在现有路幅外、规划路幅内建设房屋建筑。经鉴定确系险房的,经规划部门批准后,可以在原地按照原面积、原高度进行翻建。内廊式人行道属于城市道路,任何人不得占用。
十八、第四十二条列为第四十六条,修改为:
城市主要道路两侧不得建筑零星简陋的房屋建筑,确需建设的零星配套设施不得有碍市容景观。
下列城市道路两侧(包括广场四周),不得新建多层住宅:
(一)中山东路、中山路、中山北路(中山门至模范马路);
(二)中山南路(新街口广场至建邺路);
(三)新街口环路;
(四)中央路(鼓楼广场至模范马路);
(五)汉中路(新街口广场至汉中门广场);
(六)北京东路、北京西路(太平北路至草场门);
(七)广州路、珠江路(随家仓至太平北路);
(八)长江路;
(九)城东干道(大光路至北京东路)。
严格控制在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破坏现有环境景观或者挤占院内空地建筑临时性房屋建筑。现有危旧房屋确需改造的,建筑层数一般不得超过2层,建筑的外观应当与街景相协调。
在已按规定退让城市道路和公共用地的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新建或者扩建房屋建筑。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立面。凡因改造、装修而改变建筑立面(包括遮挡)的,必须与环境相协调,不得影响城市容貌。
在城市主要道路两侧新建院墙,应当选用绿篱、透景或者半透景围墙、栅栏。
十九、删去第四十四条。
二十、第四十六条列为第四十九条,第(二)项第2目修改为:
路西或者路南为煤气、电讯、广播电视管线;
二十一、第五十一条列为第五十四条,修改为:
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验线前拆除建筑用地范围内的原建筑物、构筑物。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按照要求全部拆除后,规划部门方可组织现场核验灰线。规划部门明确予以保留或者暂时保留作为施工用房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