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政府关于全省1998年秋播和1999年农业工作意见

  三、强化措施,积极推进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
  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不能仅仅在各种作物种植面积上加加减减,而要着重体现在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上,落实到规划、指导、扶持和服务各项措施中去。
  (一)围绕高产优质,发展粮食生产。调减夏粮和棉花,并不意味着夏粮和棉花生产不重要,而是要按市场需求,扩种其他经济作物,增加绿肥种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耕地质量。决不可搞粗放式的调整,更不能任意抛荒。要立足主攻单产,提高优质高产粮食作物的比重,特别是要加快推广应用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改善品质。加快建立高产高效粮食生产新型种植制度及其配套技术体系,在全省开展高产优质竞赛活动。
  (二)培育主导产业,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基地。建立主导产业的生产基地,不仅要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路子,更要树立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扩大特色产品的生产规模。对名特优产品要加大开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宣传力度,讲求营销策略,抓紧注册商标,创立名牌。提倡标准化、规范化、系列化生产。省名牌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要加强名牌认定工作,提高我省农产品的知名度。
  (三)扶持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要与生产基地建设相配套,注重发挥市场、人才、管理等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和资产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避免重复建设。要注意增强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在种苗供应、技术服务、价格保护、利润返还、合资合作等方面的利益联系,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四)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要针对不同类型和地区,在产地或集散地建设大中型集散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在大中城市及交通枢纽建设综合性或专业性批发市场和储运中心,鼓励扶持在城市建设连锁配送中心,对现有的农产品集散或批发市场要在经营水平、服务设施、规范管理、吞吐能力上下功夫,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运销大户、农村经纪人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使之成为现阶段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主力军。
  (五)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要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向农业高新技术和名特优新产品倾斜。根据全省1998-2010年农林新品种、新技术的规划,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研究和推广。要通过现有农技队伍中人员转岗分流、更新培训以及异地引进等方法,切实解决当前蔬菜、特经、花卉等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的矛盾。
  (六)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带动提高农业整体水平。要瞄准国际市场,充分挖掘农产品出口潜力,并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农业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和先进的农产品营销方式。要加快农业利用外资步伐,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发展一批设备技术先进、产品适销对路、辐射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