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软件产业
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培育一批软件企业,对内对外承接或合作开发软件,逐步形成规模,并形成国际软件开发基地。到2010年,全省在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系统软件。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器、软件开发工具、软件开发环境、通信软件、用户界面软件等方面,拥有一些有自主版权的商品化软件,部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定份额。近期重点抓好宏图东方集团,发展软件产业和系统集成。
“九五”期间,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软件产品:
(1)大力发展应用软件产品,特别是适用于一个行业或地区,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有自主版权的应用软件,如应用于金融、财政、税务、贸易、教育、出版、文化、通信、产品设计、工程设计等方面的软件。
(2)发展嵌入式软件产品,即与智能仪表、智能家电、智能通信设备、智能玩具等产品中单片机、单板机配套的信息处理与控制软件,以及相关的软件开发工具。
(3)抓好一批具有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特点的电子出版物、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游戏软件、数据库、信息库等以“内容”为核心的软件产品。
(4)优选并扶植一批具有技术特色和先进水平的工具软件,如:手写汉字识别、汉语语音识别与合成等中文信息处理软件、日汉机器翻译软件、多媒体编辑与写作工具软件、工程图纸识别软件等。
3.信息服务业
加快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大幅度提高其在信息产业中的比重。到2000年,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2%;到2010年,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
(1)邮电信息服务业
着重开展自动声讯、可视图文、语音信箱、传真信息服务,多媒体信息服务,公用数据库及应用信息系统的开发,为各种信息资源网互联及商用提供网络平台。提供我省信息交换传输的枢纽平台。实现信息的全民服务和大众普及,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
(2)信息咨询服务业
坚持“共建、共享、互通、互利”的原则,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数据库的建设。以行业、部门为单位实行专业性开发,由专业数据库开发过渡到公用数据库开发,逐步建成商用、公用、行业、专业分门别类的数据库群体,实现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优势。
“九五”期间,实现现有各部门的计算机网络平台的互联,形成开放式的数据网络。实现新型数据库的开发建设,建成中心数据库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3)计算机应用服务业
大力发展计算机应用服务行业,提高和改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电脑普及程度,扩大应用领域,形成一支以网络开发、系统集成、数据库建设为主,具有高水平的开发、研制和维护能力的计算机应用服务队伍。
(五)强化信息技术研究,推动信息产业高速发展
信息技术是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基础。当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电子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综合。涉及光电子、半导体、网络、计算机科学、光纤通信、数字通信、信号处理、多媒体等多个技术领域。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技术承担着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加工、传送、存储、显示、记录等作用。加强信息技术研究,为我省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寻找和提供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江苏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
1.关键技术
根据我省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几个关键技术作为研究、开发重点。
(1)光纤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是实现现代化通信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技术基础。目前我省通信网已形成以光缆为主体的较大容量数字干线网、本地中继网。用户接入网也在向光纤化迈进。同时,光缆视频传输设备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近期重点研究的关键技术有:光纤放大技术(EDFA、PDFA)、波分复用技术(WDM)、光弧子通信技术、光时分复用技术(OTDM)。通过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快光纤通信产业的发展,着重抓好UTP(无屏闭双绞线)、SDH、PDH、预制棒、HFC和FTTH等产品。
(2)接入网技术
接入网技术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关键技术,也是信息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市场大、应用前景广、容易形成产业的特点。我省在接入网技术的部分领域研究、开发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研究、开发的重点是:ADSL(不对称数字用户线)、WLL(无线接入技术)、VDSL(超高速数字用户线)、HFC(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DSL(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FTTC(光纤到路边)、FTTH(光纤到户)等。
(3)卫星通信及移动通信技术
卫星通信及移动技术是信息传输的重要环节,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中将进一步得到发展。目前,我省在卫星通信及移动通信的推广应用方面发展很快,移动用户数居全国第二位。研究、开发的重点是:提高移动通信频段到1800-2000MHZ,开发CDMA(码分多址制式)扩频移动的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用户接入网,卫星移动通信解决大范围及全球通信网覆盖,以及数字移动通信设备国产化。
(4)异步传送模式(A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