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1997年-2010年)的通知

  数据通信网方面,各种类型的端口容量达3万多个,数字数据网DDN骨干网已覆盖全省,形成由核心层、骨干层及接入层组成的网络,中继速率达2Mbps,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江苏接入网(CHI-NANET-JS)上网用户已近8000户。目前江苏省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已经覆盖全省的各市县和苏南各乡镇,通达国内大部分地市以上城市和部分县级城市,并与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40多个分组网组联,实现全球性数据通信。
  无线通信方面,无线寻呼网基本覆盖全省各地,目前拥有250万用户,移动通信A、B、C三网并重,覆盖全省,至1996年底,全省移动通信网道总数已逾5万个,基站数达1619个,交换机46个,用户已达42万,移动电话普及率达0.6%。
  在新业务网络方面,全国智能网已覆盖南京,覆盖全省的江苏智能网也已建成;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试验建设已经起步;会议电视系统已连通全省各市。另外,以光纤接入为主的、包含有线和无线新技术的用户接入试验和网络建设正在全省进行。
  2.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步伐加快。
  “八五”期间,我省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空中、地面网络建设形成一定的规模,覆盖率居全国前列。全省拥有中波、短波、调频发射台85座,电视发射台120座,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87.5%和94.5%。建成了三条微波传输干线,总长度达1600公里,覆盖省内35个市、县(市)。市、县(市)微波传输网也相继建成,所有省辖市微波传输网均连通所辖各县(市)。连通13个省辖市的广播电视光缆传输干线网正在建设中,总长度达1729公里。全省已有800个乡镇实现县乡光缆联网。南京、苏州、南通、无锡、常州等市基本建成广播电视数字光缆专用传输系统,可传输32套广播电视节目,其余8个省辖市光缆传输网正与省干线网同步建设,可传输60套左右广播电视节目。全省有35个市、县(市)建立了有线电视台,其余市、县(市)也建成了有线电视网,总用户达200万户以上。
  3.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一定规模,信息服务业已具雏形。
  江苏省是全国电子工业较为发达的地区,1995年完成电子工业总产值700亿元(全社会),居全国前列。全省已形成年产10万台微机、25万台显示器、150万块板卡、50万台键盘、40万台机箱、30万台电源、4亿张软盘、20万部单板机的能力,产品结构趋于合理,以通讯和计算机产品为主体的投资类电子产品得到了迅速发展,“同创”品牌的系列微型机突破6万台,仅次于“联想”和“长城”,一些主要电子产品产量居于全国前列,具有重要的地位。软件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在软件自动化、软件工程、分布式操作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辅助技术、中文信息处理、计算机控制研究与开发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近几年信息服务业迅速崛起,到1996年全省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3%,信息服务业开始出现信息服务主体、方式多样化的新局面,已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4.一批信息应用系统初步建成。
  据不完全统计,“八五”期间,全省组织实施电子信息开发应用项目3923项,总投资达38.6亿元,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1993年开始,全省又启动了“金桥”、“金卡”、“金税”、“金关”等一批重大信息工程,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金桥”已建成南京、常州、无锡三个基干点,相互联通;“金卡”已实现自动取款机部分地区异地跨行联网;“金税”正在进行第三期建设;城市信息系统也在蓬勃推开;江苏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JSERNET)建成开通,入网主机超过1500台,电子邮件用户达几千人。全省已开发各类数据库近300个。已有十几个省级政府职能部门建设了专用信息系统,省、市、县(市)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也已初步建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普及,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队伍不断扩大。
  (二)信息化建设的有利条件
  1.人才方面:拥有许多知名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目前从事计算机软件应用开发人员达数千人,每年培养的本科以上学历的软件人员超过500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邮电学院、14所、28所、55所、电力部自动化研究所、总参56所等院所是我省研究开发信息技术的主体,各有关部门也拥有一批自己的信息开发、研究和管理人才。
  2.技术方面:拥有一批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信息技术。在光纤通信技术方面,有众多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卫星通信技术在全国处领先地位;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也具备了一定基础。另外在ATM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开发研究和应用。
  3.产业方面:拥有众多的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企业。无锡华晶电子集团公司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微电子开发、生产基地,其工艺、技术装备可以生产IC卡中的CPU和存贮器芯片。我省的光纤、光缆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除国内企业或新建的合资企业外,还有许多乡镇企业也后来居上,具备一定实力。光缆视频、光纤局域网传输设备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地,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门类齐全的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业为我省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三)信息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