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条 销售的种畜禽必须符合品种质量标准,同时附有完整的种畜系谱档案和《种畜禽合格证》,并做到种畜每头一证,种禽每批一证。
第十八条 单纯从事商品代苗畜禽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领取《商品代苗畜禽经营许可证》后方可经营;县、区及县、区以上的经营单位向市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县、区以下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向所在县、区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申领。
从事商品代苗畜禽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具有一定的经营场所,有必要的防疫设施、防疫制度和持有市或者市以上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畜牧兽医培训合格证的技术人员,方可领取《商品代苗畜禽经营许可证》。
《商品代苗畜禽经营许可证》有效期为一年。有效期满需进行复验的,由经营单位和个人在期满前二个月向发证部门提出申请,经复验合格的,一个月内换发《商品代苗畜禽经营许可证》。
从事商品代苗畜禽经营的单位和个人,所经营的苗畜禽必须来源于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父母代种畜禽场(户)或畜禽繁殖场(户),经营时必须出示该场(户)提供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复印件以及该场(户)的商品代苗畜禽出场证明。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转让《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种畜禽合格证》和《商品代苗畜禽经营许可证》。
第二十条 兽医卫生检疫部门对种畜禽进行检疫时应当查验《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种畜禽合格证》。
第二十一条 用于畜禽专业配种(包括人工受精)、孵化的种畜禽和种蛋,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来源于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户);
(二)有种畜禽场(户)签发的《种畜禽合格证》、种畜系谱;
(三)取得县、区或者市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种公畜使用许可证》。
《种公畜使用许可证》有效期为二年。有效期满后,该种公畜仍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二个月,向发证部门申请换证。
第二十二条 从事家畜人工授精的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取得市或者市以上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技术证书,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