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应当列入地方有关科技发展的计划,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相互配合,组织实施。
第四章 农业技术推广保障措施
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使该资金逐年增长,并提高其在农业总投入中的份额。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事业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予以保证。
第二十条 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按下列渠道筹集:
(一)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
(二)国家和地方农业发展基金中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部分;
(三)粮食、棉花、油料、蚕茧及生猪等农产品的技术改进费;
(四)国家扶持的区域性开发和基地建设资金的技术推广部分;
(五)以工补农、以工建农资金中的一定数额的资金;
(六)国际有关组织与个人提供的贷款、捐赠等。
第二十一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推广服务设施基本建设项目应当列入国家和地方的基本建设计划。
第二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试验示范基地、推广服务设施、生产资料以及其他资产不受侵占。
第二十三条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国家农业技术人员(含国家招聘的农业技术人员)和新分配大、中专毕业生的人员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农民技术员的经费,比照国家农业技术人员经费标准,通过财政补贴、乡镇统筹和服务创收等途径解决,并按有关规定办理养老金保险。
村农民技术人员的经费,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定额补贴等途径解决。
第二十四条 国家农业技术人员在县、乡两级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三十年,其中在乡镇不少于二十年(女性二十五年,其中在乡镇不少于十五年),并在该岗位退休的,享受全工资待遇。
第二十五条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可以开展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的有偿服务。开展有偿服务,当事人各方应当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订立合同,约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