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期间,全省各行业要贯彻实施GB/T1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族标准,大中型企业要按标准建立有效运行的质量体系;每年有150-200家企业通过第三方机构的质量体系认证。
——“九五”期间,全省80家大型企业、省级重点企业集团和500家中型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通过省级以上计量确认。
——“九五”期间,通过大力开展降废减损活动,企业每年因此增加经济效益8-10亿元。
——“九五”期间,抓好500家质量工作重点乡镇,其中50%以上的乡镇质量管理和实物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九五”期间,国营大中型企业厂长、经理要通过质量法律法规和贯标培训;全省职工质量普及教育培训50-60万人。
二、今后一个时期质量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1.各地、各部门要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发展经济的战略任务来抓,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协同作战,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2.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经济发展现状,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集中扶持一批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重点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要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名牌产品的宣传广告力度。要重视国内外商标注册工作,保护无形资产。创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名牌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质量管理。
3.对质量问题多、影响大的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分析情况,解决问题,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使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有明显改观。
4.集中力量抓好重点产品的质量稳定提高,确保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钢筋、水泥、农用薄膜、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类产品;二是液压件、密封件、电子元器件等为机电产品配套的基础件;三是机械装备、汽车、内燃机、电梯等重大机电产品;四是化妆品、食品饮料、鞋类、眼镜、卫生洁具等消费类产品;五是安全网、燃气热水器、低压电器、电动工具、药品、医疗器械等安全类产品。
5.各级经济综合部门、技术监督部门应会同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加强乡镇企业的质量工作。对基础薄弱的企业实行重点帮扶,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重点乡镇要建立质量管理、质量检测网络,努力为乡镇企业质量水平提高创造条件。
(三)打好企业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