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兵役登记
第七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区、县兵役机关的安排和要求,设立兵役登记站,做好兵役登记的组织工作。
第八条 每年12月30日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在当年9月30日前依法进行登记。17岁的应届男性高中毕业生,本人自愿也可以进行登记。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在本单位或者单位所在地的兵役登记站进行登记,其他公民在户籍所在地的兵役登记站进行登记。
第九条 经过兵役登记的公民,由兵役机关发给《兵役登记证》。
适龄公民参加招工、招干、升学(职校)考试、申请领取营业执照、机动车(船)驾驶证时,应出示《兵役登记证》。各有关单位对未进行兵役登记和逃避服兵役义务的,不得录用或发放营业证照。
第十条 兵役登记站根据上级预告的当年征后任务和规定的比例,选定政治思想好、身体好、文化程序高的应征公民为当年预征对象,并发给预征对象通知书。
第十一条 每年征兵开始前一个月至新兵启运前,所有单位对征集对象的招用应当暂停。
第三章 优待安置
第十二条 被征集服役的公民及其家属,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受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优待。对城镇义务兵家属实行发放生活补助金制度,对农村义务兵实行优待金制度,其标准和统筹发放办法按照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在职职工被批准服现役的,由原单位发给批准入伍当月的全部工资、奖金、各种补贴和年终奖。其中是合同制职工的,经本人同意,原单位应当按服役年限顺延原合同期。
第十四条 城镇退伍义务兵安置,实行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置的办法,凡在本市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都有接收安置退伍士兵的义务,以切实保障退伍士兵第一次就业。农村退伍义务兵,在乡、镇招工招干时,应当给予优先照顾。
第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要努力完成政府安置部门下达的退伍义务兵安置任务,并妥善做好安置伤残退伍义务兵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