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安排化肥总量800万吨、农药5.5万吨、农膜3万吨、农用柴油110万吨。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农资工作责任制总体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农资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农资产销和流通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问题,落实自求平衡的措施。各级计(经)委要切实承担起农资产销协调职责,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农资总量平衡工作,要层层下达主要商品的产销计划,及时检查。当前,要狠抓春耕农资商品的供应准备工作。化工、轻工部门要组织好化肥、农药、农膜生产,做到任务到厂,严格考核;供销农资部门、石油公司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逐级查实,充实基层库存,不误农时。
二、立足省内,抓好农用工业生产
今年全省安排化肥生产计划590万吨(标吨,下同),其中氮肥415万吨、磷肥175万吨,农药4万吨(原药)、农膜2.5万吨。各地要层层下达生产计划,落实到企业,按月考核。小尿素的生产,确保全年70万吨生产任务,力争80万吨。农药货源安排坚持先省内、后省外、再出口的原则。为增产超产,降低成本,今年继续安排32亿多度统配电量(化肥用电24.56亿度、农药用电7.44亿度、农膜用电1400万度),各地要制定措施,电物挂钩,公开执行,确保落实。对于生产流动资金,只要产得出、销得动、还得起的,各级金融部门要保证资金供应。除国家淡储资金外,今年省内要增加安排1.5亿元以上生产流动资金,由省工商银行、生产调度办会同行业主管部门适时安排到化肥、农药、农膜生产企业。生产企业要挖掘内部潜力,克服困难,开足马力,多产优质产品。
三、认真落实粮棉定购挂钩肥政策,确保主要农资商品供应
一是要衔接好省级分配资源。今年省级对下安排化肥135万吨(挂钩、保量控价部分),比去年增加11万吨。对保量控价化肥,采取年度计划、订货落实、均衡供应的办法执行。各级要加强衔接,筹措资金,及时调运。对于粮棉挂钩肥,按照省计经委、供销社《关于对栖化尿素按粮棉订购实绩挂钩供应的通知》(苏计经农〔1995〕1411号)文件精神执行。各地要按照国家定价,不折不扣地供应到农民手中。二是抓好进口工作。今年化肥进口安排70万标吨,第一批进口计划已经安排,各地要尽快订货,及时投放市场。农用柴油的进口也要适时安排。三是全力抓好外采工作。今年外采化肥任务80万吨,各地要纳入货源平衡计划,层层分解任务,搞好省外化肥采购工作。四是要加强地产农资商品的产销衔接。县及县以下供销社农资部门要增加地产农资商品的经营力度,保有合理库存,计(经)委要加强产销协调工作。五是要安排好救灾农资商品的储备供应。今年省级将继续适当安排救灾农资商品,各地也要尽可能安排一些。为保证农资供应顺利进行,各级农业银行要安排好进货资金和淡季储备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