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经委关于切实
搞好1996年农业生产资料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1996年3月8日 苏政办发〔1996〕63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省人民政府同意省计经委《关于切实搞好1996年农业生产资料工作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切实搞好1996年农业生产资料工作的意见
(省计经委 一九九六年一月十七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搞好农资产销供应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去年的农资产销供应工作,由于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农用工业生产创出好水平。全省化肥、农药、农膜生产企业的开工率和主要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特别是小尿素生产,全年突破60万标吨,缓解了部分地区货源不足的矛盾。二是市场供应稳步增长。去年全省化肥、农药销售增长1-2成,省级保量控价化肥超额完成了计划,主要农资商品基本适应了农业生产的需要。三是价格管理抓得较紧。全省实行了面积肥、挂钩肥政策,不少地方在强化价格检查的同时还安排了补贴。四是流通秩序有所好转。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价格上涨势头较猛。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去年化肥价格涨幅过大,有的地方一些部门擅自抬高出厂、销售价格,倒买倒卖,农民意见较大。第二,个别地方流通秩序仍为混乱。一些地方整顿后效果较好,但又有回潮,路边店等多渠道非法经营、增加环节、逆向流通、生产企业自销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第三,货源仍然偏紧。一些基层单位农资库存薄弱、品种单一,难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今年的工作中要加以认真研究解决。
做好今年农资产销供应工作,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日程。1996年农业生产资料安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继续深化农资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农资工作的组织和领导,进一步强化分级负责;立足省内,增加产量,大力争取外援,保证总量平衡,确保增销;强化市场管理,制止非法涨价;做到“保量、控价、适时”。为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落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制,千方百计保证总量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