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简单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处理时可以不受
《条例》第
二十六条、第
二十九条第一款等条款的限制。
第二十三条 对职工一方在3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按
劳动部颁发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七章的规定审理。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双方在立案后至仲裁裁决前和解的,申诉人应当书面向仲裁委员会提出撤诉请求,仲裁委员会审查符合条件的,准予撤诉。
第二十五条 当事人提出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仲裁庭裁决前提出,仲裁委员会应当及时作出决定,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通知当事人。
第二十六条 仲裁庭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时所依据的证据有:书证、物证、视听材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等。以上证据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必须查证属实。
第二十七条 仲裁委员会在处理劳动争议时,有权向有关单位查阅与案件有关的档案、资料和其它证明材料,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如有妨碍调查或隐匿证据行为的,仲裁委员会可以妨碍执行公务为由提请公安机关予以处罚。
当事人应当积极协助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有责任向仲裁委员会提供与案件处理的有关证据。
第二十八条 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60日内结案。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报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延长30日。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中止计算仲裁期间:
(一)案件受理后,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参加仲裁活动的;
(二)下级仲裁委员会向上级仲裁委员会请示待复的;
(三)委托其他仲裁委员会调查取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