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2001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规章的决定》(发布日期:2002年6月24日 实施日期:2002年6月24日)废止(原因:被2000年6月18日公布的《江苏省殡葬管理办法》代替)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殡葬管理的实施办法
(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五日发布)
第一条 为了加强殡葬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
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结合我省实行殡葬改革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我省是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各市、县均已建立殡仪馆,具备实行火葬的条件,应积极推行火葬,破除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节俭、文明办丧事,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第三条 各地区推行殡葬改革应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实行殡葬改革的自觉性。国家和集体的职工应积极带头实行火葬,不实行火葬的,不得享受丧葬费和丧葬补助费,所在单位和地区也不得为其丧事活动提供方便。国家和集体职工拒不执行本实施办法,情节严重,影响很坏的,所在单位和地区给予行政处分或其它处分。
第四条 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实行土葬的,应在指定的地点埋葬,自愿实行火葬的,他人不得干涉。华侨(不含回国定居的)、港、澳、台同胞回国和回内地探亲观光死亡的,安葬办法应尊重死者生前及其亲属的意愿。
华侨回国安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回内地安葬的办法,按民政部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实行火葬,死者遗体应就地火化,不准外运。火化后不得再搞骨灰墓葬。骨灰可以不要,可以寄存,也可以平地深埋,不留坟头。严禁私埋乱葬。为妥善解决骨灰存放问题,乡、村可以集资兴建骨灰寄存室,作为丧户寄托哀思和悼念的场所。
第六条 禁止在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区、风景区、水库和河流堤坝、灌溉渠、铁路、公路两侧以及可耕农田(包括承包责任田、自留地)上葬坟。上述区域内现有的墓区和坟场除受国家保护的革命烈士墓、知名人士墓、华侨祖墓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墓外,应限期迁移或平毁。因国家基本建设或农田基本建设而迁移或平毁的坟墓,禁止返迁或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