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教结合示范区要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对接,实行合作共建。东北农业大学、八一农垦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北安农业学校、省农科院等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在人才培训、新品种繁育、新技术推广和高产攻关等方面,重点帮助农科教结合示范区进行农村智力开发,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质量效益型特色农业。
(三)强化农村人才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素质。必须把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放在农科教结合的首位,并做为重要任务抓好。一是,要加强农村人才培育体系的建设,办好各级各类农科教结合实体,鼓励和扶持农村民营科技、农民专业协会、研究会、农民家庭技术学校等农科教结合服务组织;二是,要大规模地开展“科普之冬”“双学双比”、“农村青年科技活动”以及田间博览,“三下乡”等群众性科普活动,加快农业实用技术和重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三是,要把“农民绿色证书”培训作为农科教结合的重要内容,今年绿证培训要由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向农田水利、农业气象等其他相关行业延伸。
省、地市、县(市)要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分层次、分类别、有计划地组织好农业、农村干部培训工作。既要帮助农民掌握农业生产急需的实用技术,又要提高他们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科技素质,还要丰富农业、农村干部带领农民科技致富的领导才干,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农村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造就一支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农业产业化需要的高素质农业、农村干部队伍。对参训干部的学习情况进行严格考试、考核、对合格者发给结业证书。省农科教结合培训中心要充分发挥在全省农业、农村干部培训中的龙头作用。
全省村级干部及其后备干部的培训任务,原则上今年要全部完成,从1999年全省实行45岁以下村级干部持“岗位资格培训结业证书”任职上岗的制度。
(四)进一步增加对农科教结合的投入。资金和物资投入是推进农科教结合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省财政在“九五”期间,每年安排科教兴农、农科教结合专项资金1200万元,并随着财政状况的好转逐年增加。省农行每年安排5000万元贷款,扶持农科教结合示范区的重点项目建设。省计委每年安排农科教结合专项化肥4000吨。省里将把上述资金和物资投向农科教结合工作抓得好、为推进全省农科教结合做出贡献的地区和单位,以激励他们进一步抓好农科教结合工作。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多层次、多渠道筹资,千方百计增加对农科教结合的投入。对于省政府确定的重点科技推广和人才培训项目,要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并在贷款和物资上给予支持。各地要加强对农科教结合资金、物资的监督管理,不得挤占挪用,确保用到实处,充分发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