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面提高农业、农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1998年到2000年,全省培训各级农业、农村干部和各类农业专业技术人员3万人,培训村级干部及其后备干部3万人。大力推进农民绿色证书制度,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的绿色证书培训要在全省全面实施,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农业气象等行业绿色证书。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开。每年全省培训绿色证书农民以新增5万人的速度发展,到2000年全省要达到平均每20个农户有1名“绿色证书”获得者。加大农民科普工作力度,通过“科技之冬”、“双学双比”、“农村青年 科技活动”、“三下乡”、“田间博览”、“农民科技节”等多种形式,每年培训农民500万人次以上,使每个农户都有1个熟悉新品种、懂得新技术的明白人。
(四)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普及农村中学“3+1”、四年制、综合中学、高中分流等多种办学模式,全方位向农村普通教育注入农业职业教育因素,促进农村初级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每个县(市)都要建立一所职教中心,以2000年国家级和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区所在地的县(市)职教中心要率先达标,并成为融农业人才培养与农村科技推广为一体的县(市)级农科教结合的龙头。
(五)国家级和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区范围内的县(市),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和种养业优良品种覆盖率要达到98%,到2000年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到7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要提高到55%以上。
通过3年时间全面推进农科教结合,使全省农村干部、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农业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产业化形成一定规模,促进农村的特色经济、优势经济的大发展,种、养、加的产业结构比例趋于合理,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递增10%左右,超过小康收入标准,农村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因素明显增加,为实现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统筹力度。农科教结合是党中央、国务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决策,是落实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大举措。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农科教结合重要意义的再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加大统筹力度,采取扎实有效措施,推动农科教结合的深入发展。一是省、地市、县三级要充实和加强农科教结合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力量,主要领导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为农科教结合工作提供有效的组织保证。二是各级政府要把农科教结合工作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的岗位责任目标和述职内容,纳入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岗位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并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定期检查,严格考核。三是建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例会制度,实行“丰收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扶贫攻坚计划”和农业综合开发等五个计划的会商制度。四是各级领导都要抓好自己的示范区和联系点,培育出一批高标准的典型群体,探索和创新农科教结合的多种形式,指导面上工作,提高农科教结合的整体水平。
(二)集中力量办好国家级和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区。省里重点抓齐齐哈尔市国家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和26个省级示范区。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区所在地的政府应在办公经费和农科教结合重点项目的资金方面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