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组建大型企业集团为重点,对国有资产进行战略性重组。从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名牌产品为依托,以资本为纽带,采取联合、兼并、收购、控股等资本运营的方式,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支撑的产业组织结构。
1、组建集团壮大一批企业。以发展优势和特色产业为方向,选择经济规模在全省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主导产品、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的大型企业为核心,把产品具有内在联系的大企业和中型骨干企业联合起来,通过采取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以强并弱、低成本扩张,增量启动、择优改造等办法,组建、完善和发展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重组,促进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到2000年,全省力争组建30个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利税2亿元以上的省级大型企业集团。
2、联合发展扩张一批企业。对未规划进30户大型集团的优势企业,鼓励其选择行业内外和跨地域的产品、设备、工艺相近的企业,通过参股和控股、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等方式联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和低成本扩张,逐步发展壮大一批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企业集团,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3、调整所有制结构转制一批企业。对与国民经济命脉关系不大的竞争性企业,加大调整所有制结构的力度,通过采取被非国有企业兼并、拍卖和股份制改造等办法,使其逐步转制为非国有企业,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四)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步伐,促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是我省“九五”期间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任务,也是搞好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重要措施。必须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步伐,加速改造传统产业,集中力量实施“15116工程”,促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建立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主体。到2000年,大型企业集团和多数大中型骨干企业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建成40个省级以上的技术开发中心,10个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其它企业也要实施产学研工程,相应建立技术开发机构;优势骨干企业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九十年代水平。
2、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按照扶优扶强、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倾斜的原则,以形成优势产业群体和实现规模经济为目标,优选一、二类企业中具有一定技术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实行成龙配套的一体化改造。到2000年,重点改造100户大中型骨干企业,培育60种名牌拳头产品。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