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3年搞好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实施意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省仅有不足1/3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生产经营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多数企业仍然步履艰难,有的甚至陷入“死不起、活不了”的困境。其主要原因: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型产业比重大、深加工产业比重小,采掘业、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制造业的比例为44.4:30.2:25.4;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两者之比为95:5;企业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的需要,畅销的仅占25%,平销的占60%,滞销的占15%;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低;国有企业布局不合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二是企业思想观念陈旧。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从计划经济的思维惯势中跳出来,“等、靠、要”的思想根深蒂固,缺乏面对市场争生存、求发展的竞争观念,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经营机制。三是企业负担沉重。目前,全省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为74%,高于全省国有工业企业负债率6.5个百分点;富余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占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职工总数的31%和26%,不仅承担近30亿元的工资,还年支付退休金达21亿元;办社会负担重,年支出都在100亿元左右。许多企业不堪重负,效益下降,亏损增加。四是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一些企业“以改代管”、“以包代管”,管理粗放的问题比较普遍,再加上部分企业经营者素质不高、决策失误,致使企业纪律松驰、跑冒滴漏、吃拿送损的问题比较严重。五是企业外部环境不宽松。各级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滞后,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现象还相当严重,束缚了企业的手脚;条块分割、政出多门,致使国家和省一些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难以落实;“三乱”问题屡禁不止,企业负担沉重,苦不堪言。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是我省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不可丧失的难得机会,也是加快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发展,力争经过3年的努力,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走出困境,再创辉煌,为黑龙江下个世纪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用3年时间搞好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围绕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三个有利于”为原则,大胆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加大“三改一加强”的实施力度,力争在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以新的姿态跨入二十一世纪。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