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农业工作办公室、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1998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产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和林业速生丰产林基地。发展起一批专业乡、专业村、专业户,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三是培育市场体系。在抓好现有市场配套完善和扩大规模的基础上,本着“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部门多方投资兴建市场,在农产品产地或集散地兴建一批贯通城乡、辐射全省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特别是加快粮食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推动农村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组合。各级政府应在市场投资、征用土地、减免各种税费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尽快形成种类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同时,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我省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各种新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和发展连接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为农民家庭经营提供全方位服务,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当前,要突出抓好依托供销社兴办专业合作社工作。全省要兴办专业合作社1000个,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实现兴社富民的目标。四是正确处理利益关系。要按照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引导产、加、销各方面实现有机结合,通过合同连接、服务连接和资产连接等多种形式,使生产基地成为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组织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风险补偿机制、法律保障机制,使产业外部风险内部化,从而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
  二、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立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把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性措施来抓。一是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粮食生产要走“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增加总量、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路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00万公顷以上,其中,水稻153.3万公顷,大豆240万公顷,玉米253.3万公顷,小麦106.7万公顷。大力推进国家确定的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农垦等4个重点产粮地区、36个产粮大县(场)和25个商品粮基地县建设,并在第一、二积温带的县、(市),建设一批吨粮田。发展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逐步建立“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畜牧业是我省农村经济的一大优势产业,要按照“反弹琵琶、逆向开发”和“抓市场、上加工、带产业、促养殖”的发展思路,加速建设畜牧业大省。各类畜禽存栏出栏、畜产品产量及畜牧业产值全面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增加到35.7%。乡镇企业要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速度与效益同步”的方针,以发展乡镇工业为重点,推行股份合作制,搞好企业联合,组建企业集团,加强企业管理,向管理要产值,向管理要效益,并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推动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同时,要加快发展林果业、水产业、庭院经济和农村其它各业。二是大力推进“四大革命”。即,以优良品种的繁育、引进、加工、销售、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革命”,以保护地栽培为主要内容的“白色革命”,以机械耕翻、土壤轮作、培肥地力为主要内容的“黑色革命”和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为主要内容的“蓝色革命”。三是积极推广各种农业先进适用技术。要以“丰收计划”为龙头,以集团承包为手段,采取单项技术、综合组装、规模推进的方式,搞好200万公顷米、稻、麦、豆的高产攻关。玉米保护地栽培面积要保证达到100万公顷以上,并在提高技术实施标准和经济效益上下功夫。水稻旱育稀植面积增加到126.7万公顷,其中超稀植面积增加到53.3万公顷,大豆垄三栽培和大垄密面积分别达到180万公顷和20万公顷,小麦标准化整地、秋施肥和药剂灭草面积增加到153.3万公顷。继续推广种子包衣、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棚室蔬菜多茬次栽培、农机农艺结合等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种子工程”建设,全省优良品种覆盖率要达到95%以上。畜牧业继续推广五项综合高产技术,加强繁育改良工作,实行技术创新与引进相结合,消化吸收一批适用的高新技术。乡镇企业重点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260项,推广新技术120项。1998年,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43%以上。围绕对全省农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科研项目,组织各方面科研力量开展攻关,加快研究并引进一批具有显著效益的农业技术,进一步增加技术供给。四是强力开发优质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制定优质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开发规划,并积极组织推进。建立并完善优质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科研、开发和推广体系,促进我省农产品质量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1998年全省优质农产品面积要发展到400万公顷,其中绿色食品面积33.3万公顷。在全省尽快形成松花江流域和三江平原的优质水稻生产基地;北部高脂肪、中南部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东部山区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南部高淀粉、高赖氨酸玉米专用品种生产基地;优质杂粮、杂豆生产基地;城市效区的绿色蔬菜基地以及各类名优特新农产品生产基地。五是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突出抓好齐齐哈尔市国家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和26个省级示范区,把农科教结合示范区办成农业科技的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和教育,形成“冬春抓培训,夏季搞博览,常年兴科技”的局面,全省培训农民要达到500万人次以上。种养业“绿色证书”培训要在全省大面积推开,并向林业、乡镇企业、农机、农田水利等农村其它各业扩展,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