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工作办公室、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1998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黑政办发〔1997〕67号 1997年12月4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并强调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科教兴农,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要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使广大农民从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中得到实惠。
根据这一要求,1998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内涵挖潜为重点,由追求农产品总量增长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同步增长上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基础建设,促进农村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主要发展目标是:粮食总产量确保310亿公斤,力争达到325亿公斤;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80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200亿元,畜牧业增加值57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28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重点要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打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硬仗,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运用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生产。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我省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作为跨世纪的宏大系统工程来抓,向更高层次发展。一是龙头企业上水平。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提供服务的综合功能,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要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的方向,多层次、多成份、多形式地发展龙头企业。要继续扶持100户龙头企业,大力推进玉米、大豆“双百万吨”精深加工工程,发展食品加工业、粮食化工业和饲料工业,实现粮食产量和粮食加工能力的同步增长。对有基地无龙头,加工链条短、综合利用潜力大的产业,要新上一批技术起点高、加工层次深、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项目。要本着资源、资产、资金、技术集中的原则,对重点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植和重点建设,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和牵动功能。二是基地建设上规模。选准主导产业,搞好专业生产基地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全省要围绕十大主导产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行重点突破,建设一批专业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要进一步完善基地建设规划,把目标和措施落实到县、乡。全省要建设好国家级商品粮基地40个、畜牧业生产基地21个、经济作物生产基地6个,还要建立一批省级的经济作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