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建设大中型旅游景区、景点、应当向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在旅游景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必须符合旅游发展规划、建设规模不得超过旅游区的环境容量,不准破坏自然景观、污染环境。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在旅游景区进行工程建设,应当保护旅游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并按批准的位置,规模、质量、高度、造型、色彩等要求进行建设。
第十二条 旅游景区管理单位,应当根据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有计划地配套建设旅游安全保护设施和基础设施,保持旅游设施完好。
第三章 经营管理
第十三条 旅行社设立条件:
(一)有固定的营业场所;
(二)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
(三)有必要的营业设施;
(四)有经培训并持有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的经营人员;
(五)向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缴纳旅行社质量保证金。
第十四条 申请经营旅行社业务的,应当向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了申请,取得《放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后,到所在地市、县(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方可从事旅游业务。未取得《
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不得从事旅行社业务。
第十五条 旅行社变更名称、经营场所、法定代表人或者停业、歇业的、应当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并向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旅行社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向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缴纳旅行社质量保证金。
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属缴纳的旅行社所有,其使用和管理按国家规定执行,保证金收支和管理情况,应当接受同级财政、审计部门监督。
第十七条 外地旅行社在本市设立分支机构,应当向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缴纳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并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从事旅游业务。
本市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应当报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外国旅行社经批准在本市设立的常驻机构,只能从事旅咨询、联络、宣传活动、不准经营旅游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