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条 动物诊疗机构必须经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方可从事动物的免疫接种工作。
第三十一条 动物诊疗机构必须按照要求参加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的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并且按照要求完成疫情监视、疫情控制、疫病防治等工作。
第三十二条 动物诊疗机构必须接受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的检查指导和监督管理。
畜牧行政执法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佩戴公务标志,持证上岗。
第三十三条 个人开办的动物诊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批准机关交纳管理费。批准机关收费时,必须持有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
第三十四条 《动物诊疗许可证》和《兽医从业资格证书》不得伪造、涂改、买卖、转让和出借,遗失或者灭失的应当及时申明,并向原批准机关申请补发。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二十三条规定,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畜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动物诊疗机构逾期不交验《动物诊疗许可证》的,责令其补办,并加倍收取手续费。拒不补办的,吊销其《动物诊疗许可证》。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兽医从业人员未取得《兽医从业资格证书》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由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其非法所得,并对聘用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三十条规定,超标准收取诊疗费,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由畜牧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并可以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动物诊疗许可证》。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300元以下罚款。造成不良后果的,负责赔偿当事人的全部经济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