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条 下列土地资产属集体所有:
(一)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据有关规定确定给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
(二)乡(镇)、村办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使用的农村土地;
(三)农村的宅基地、自留山、自留塘、自留地;
(四)依法确认属于集体所有的其他土地。
第八条 土地资产所有权确定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登记。
第九条 土地资产所有权发生争议,当事人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三章 土地资产的开发和保护
第十条 土地资产的开发应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以项目带开发,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需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土地资产开发和保护总体规划。
下一级的土地资产开发总体规划应服从上一级的土地资产开发总体规划。
第十二条 自治州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发非农业生产用地。经批准开发的国有和集体荒山、荒地、河滩地等用于农业生产的,可以确定给开发者使用。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开发者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所开发的土地使用权,但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第十三条 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耕地的义务。已开垦利用的农业生产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弃耕。
第四章 国有土地资产的使用
第十四条 自治州国有土地资产使用权的出让必须符合土地资产使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
不符合前款规定的,土地管理部门有权拒绝批准用地。
第十五条 土地资产使用权出让,由县(市)人民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出让的每宗地块、用途、年限和其他条件,由县(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城市规划、建设、房产管理部门共同拟定方案,按照国家规定的批准权限报经有批准权限的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县(市)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实施。
自治州境内经国务院批准的沿边开放城市的土地资产使用权的宗地出让,须报自治州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