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体改委部门
关于扩大粮食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报告的通知
(1992年5月25日 吉政发〔1992〕25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白城地区行署,前扶管理区行委,省政府各委办厅局、各直属机构:
省政府同意省体改委、粮食厅、财政厅、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关于扩大粮食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粮食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改革措施,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动作,保证扩大试点市、县按照新的经营管理体制于七月一日正式投入运行。
关于扩大粮食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报告
省政府:
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粮食购销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1〕3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体改委、粮食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意见的通知》(吉政发〔1991〕22号)精神,从1991年7月1日开始,我省借鉴天津经验,在吉林市和蛟河、桦甸、磐石、永吉、舒兰、公主岭、前郭、东辽等县(市)进行了粮食经营管理“盈亏两条线”改革试点,收到了较明显的成效。
一是焕发了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平价粮油由市县统一经营,政策性亏损由购销公司一家承担,对企业实行代理制,自负盈亏,卸掉了企业政策性亏损的包袱,使企业有了压力和危机感,焕发了生机。过去企业是花着算,现在是算着花,核算观念明显增强;经营上以前是多干多亏,企业职工没有积极性,现在是钱随粮走,多干多受益,企业职工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二是加强了企业管理。购销公司对粮库实行按环节和经营量给费用补贴,包干使用,节余分成,超支不补,调动了企业加强管理的积极性,并层层落实责任制,严明奖罚,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职工群众参与管理的意识普遍增强。在粮油商品管理上,通过制订严格的损耗标准和实行超赔低奖等办法,减少了超耗问题的发生;在资材管理上,购销公司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平衡使用,大大减少了超购积压;在运输管理上,通过统一管理运费,合理摆布库存、规划流向,核定运输里程,减少了各种损失浪费。
三是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实行统贷统还后,取消代理企业在银行贷款户,控制了企业乱拉资金,花钱只能在公司下拨的额度内有计划的使用,并实行专款专用,加强了资金管理;县内调拨由结算改为移库后,动粮不动钱,既减少了业务环节,又节约了资金。
四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91年全省粮食商业补后亏损2.5亿元,比上年下降53%。而试点的一市八县(市)补后比上年减亏10,622万元,下降104%,减亏幅度比全省高出51个百分点。剔除财政增加的补贴4427万元,一市八县(市)补后仍减亏6,195万元,下降60%,减亏幅度还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