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内蒙古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第三十条 人民法院对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对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有条件的审判机关应建立未成年人审判庭。
  第三十一条 对未成年人犯的羁押,应当与成年人犯分押分管。
  第三十二条 依法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缓期执行的未成年人犯,劳动教养的未成年人,必须送少年管教所教育改造。
  第三十三条 不得歧视劳动教养期满、刑满释放及受过拘留处罚的未成年人。教育、劳动等部门应按照有关规定为他们就学、就业创造条件。

第六章 未成年人保护组织

  第三十四条 自治区,盟、设区的市,旗、县、自治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由各级政府(盟行政公署)的有关部门、法院、检察院的负责人,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社会团体的负责人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同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任主任委员。各级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苏木、乡、民族乡、镇,街道应设立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嘎查、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发动和组织村民、居民做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
  第三十五条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的职权:
  (一)宣传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二)贯彻实施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
  (三)协调国家机关与社会组织进行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
  (四)接受对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投诉、举报,并交有关部门查处,为受害者提供或者寻求法律帮助;
  (五)讨论、研究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六)承办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其他事宜。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六条 自治区各级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对有下列情形之一成绩显著的单位或者个人,应给予表彰奖励:
  (一)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
  (二)组织指导未成年人开展文化、体育、科技活动的;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