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条 《植物检疫证书》、《引进林木种子、苗木检疫审批单》、《检疫要求书》由自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按统一格式印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翻印。
第九条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检疫工作需要,建设检疫实验室、检疫隔离试种圃、林木种苗及木材熏蒸除害设施。
第十条 局部地区发生检疫对象的,应划为疫区,采取封锁、控制、扑灭等措施,严防检疫对象传出。必要时,林业主管部门可会同公安部门或者经公安部门批准,在疫区交通要道设置森检哨卡。
发生检疫对象地区,应将未发生地区划为保护区,采取各种保护措施,防止检疫对象传入。
疫区、保护区的划定、改变和撤销,由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提出,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 疫区内的林木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和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林产品,只限在疫区内种植、使用。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运出疫区,必须经自治区森检机构批准。
第十二条 对于新传入检疫对象或者毗邻危险性森林病虫分布地区的盟市、旗县(市),当地森检机构应及时调查疫情,采取防治措施,并将情况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
毗邻美国白蛾疫区的旗县(市)森检机构每年组织一次疫情调查,并将情况报告上级森检机构。
第十三条 各级森检机构,每隔三至五年对本地区内的检疫对象普查一次。自治区森检机构负责编制检疫对象分布至旗县(市)的资料,盟市森检机构负责编制检疫对象分布至苏木、乡(镇)的资料,旗县(市)森检机构负责编制检疫对象分布至嘎查、村的材料。盟市和旗县(市)森检机构应将所编制资料报自治区森检机构。
第十四条 各级森检机构对本地区内的采种基地、良种基地、苗圃、林场以及育苗专业队、专业户实施产地检疫,填写《产地检疫记录》。
第十五条 林木种苗繁育单位,应有计划地建立无检疫对象的苗圃、种子繁育基地。新建种苗繁育基地必须选择无检疫对象分布的地区,并报当地森检机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