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市政府领导下,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实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各区、市、县政府要把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社区的重要内容,列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组织和动员机关、学校、企业、各社会团体、街道、乡村积极参与,政府各职能部门要紧密配合。要增加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投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全市城乡道路交通实行为期一年的重点治理整顿,力争使道路交通秩序有一个明显的改观,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大力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在全市交通秩序治理整顿期间,要继续搞4月、9月两个月份的全民交通安全宣传月活动。要明确责任,层层发动,做到人人受教育。各级政府要把交通安全教育的任务落实到社会团体、机关、学校、企业、街道和乡村,要逐级逐部门签定交通安全责任书,并把搞好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安全秩序,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社区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城乡各基层单位要按照交通责任制的要求,切实落实好对所属人员的交通安全常识和交通法规的教育工作,保证人人受教育,并有记录;对受教育人数低于90%,考试成绩、应知应会及格率低于85%的交通安全教育不合格单位,全市将予以通报。各新闻单位要在办好交通安全宣传专题专栏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多组织些影响面大、教育效果好的新闻报道,并尽可能多增设交通安全公益广告。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并把交通安全法制教育作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大力推行列队上下学、戴安全小黄帽等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公安部门要做好宣传教育材料的编写工作,针对机动车辆驾驶员、骑车人、行人、中小学生等不同对象,编印不同类型的宣传教育测试材料,并认真组织好各有关部门的交通法规测试工作。要组织好社会面的宣传,通过领导发表电视讲话,设立交通法规咨询站、交通安全板报和标语、流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道路交通法规。要搞一次声势浩大的全民性统一宣传活动,做到声势大、教育面广、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三)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动、静态交通环境。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把高科技手段引入道路交通管理领域。根据实际需要,在积极筹措资金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建立现代化的交通指挥系统。同时,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积极会同城建、规划等部门,切实搞好流量的调查和调整及单行线、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使道路的静态交通基础和动态交通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