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研机构改革,要稳定基础性研究、高新技术研究、长远应用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研究,放开、放活绝大部分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型科研机构,使其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加强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合作,推动科研院所进入大型企业集团。鼓励企业建立科技开发机构,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逐步形成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继续推进技工贸、技农贸、产学研一体化。积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一步搞好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体制改革,促进高新技术与其他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加速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推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
27.加快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箔济体制相适应的办学体制,逐步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新体制。基础教育要加快企业自办学校和幼儿园向社会化过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以初中后职业教育为重点,继续发展高中后职业教育,创办高等职业学校,逐步建立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平衡发展、相互沟通的教育体系。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大力提倡民间、私人办学和国际合作办学。加强成人教育和社会办学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八、加大对外经贸体制改革力度,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28.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按国际惯例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区域配套能力,增辟融资渠道,优化外资投向。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利用外资方面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积极调整对外资的导向政策,注重引导国外大企业、大财团和基金组织参与我市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和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积极扩大零售商业、金融、保险等方面的对外开放。
29.加快外贸企业改革。外贸企业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产保值增值为经营目标,改变主要与创汇挂钩的分配制度,建立效益工资的分配机制。要研究探索解决外贸企业严重亏损问题的具体改革措施。积极发展国际化、实业化、多元化的贸易企业集团,探索外贸企业向贸、工、技、金相结合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高国际竞争力。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争取获得进出口经营权,促进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九、加强经济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地方法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