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三结合”工作深入开展,从1996年开始,用5年时间,在全市城乡实施“少生优生文明幸福工程5年规划”。1996年要有50%的村达到“少生优生文明幸福村”标准,以后逐年递增10%,到2000年达到90%以上。
各地在具体实施规划的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据本地的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和实施措施。
经济较贫困和计划生育工作基础较差的地区,是推广“三结合”的重点。要把“三结合”的重点。要把“三结合”与扶贫帮困结合起来。要全面落实“三为主”(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实现孕前型管理,促进生育观念的转变;同时,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一批致富家庭,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导他们与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户结成帮贫对子,帮助贫困户开辟致富门路,建立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致富项目,少生快富,尽快脱贫,达到当地中等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区,要以提高群众家庭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为目标,突出优质服务和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孕前型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要通过调整农村产业、产品结构,鼓励和引导育龄群众建立多门类、多品种、多渠道的致富项目,扩大经营规模,完善各种生产、生活服务体系,加快群众致富和建设小康村步伐。
经济发达和“三结合”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地区,要以优化人口结构、全面提高人口素质为重点,不断拓宽工作领域,为群众提供系列化优质服务;同时,逐步扩大集体经济实力,加强社区经济、文体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目标。
城区街道要结合城市工作特点,进一步向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生产、生活、生育服务,多渠道地解决育龄群众在致富、就业、方便生活以及优孕、优生、优育、优教、母婴保健、生殖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促进社区经济、文化建设,建立以优质服务和孕前型管理为重点的融宣传、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城市计划生育工作新格局。
大中型企业也要积极探索和总结在新形势下做好企业计划生育工作的途径。
三、注重载体,稳步发展
在推行“三结合”过程中,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载体。
要充分利用计划生育工作网络健全的优势,发挥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中心户和一些单位建立起来的“凝聚工程”、“三生”服务网络的作用,特别要注意发挥村委会班子的作用。要创造条件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帮助群众落实少生快富奔小康计划,提供致富信息、技术和项目,开展针对性服务,引导群众少生快富。要把村级抓“三结合”工作的好坏作为村委会班子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条件。要进一步抓好中心户带领群众开展致富活动,选配一批致富能人做中心户长,使中心户逐步成为既是计划生育的宣传阵地,又是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经济组织。
各级计划生育协会是动员广大群众参与“三结合”的一支重要力量。要通过协会开展各种综合服务和帮困活动,帮助群众少生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