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上,鼓励吸引内资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新技术产业园区(简称三区),及十二个开发小区进行综合性成片开发项目和配套建设项目;扩大产品出口或取代进口项目;联合国内外客户、利用本地资源到“三区”和开发小区兴办深加工和高新技术的生产型中外合资、合作经营项目。
(七)在第三产业发展上,要按照把天津市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商贸金融中心的要求,鼓励吸引内资投入商贸金融建设项目,兴建全国性、区域性的各种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批发交易市场;投资房地产业,以及信息、咨询、文化、娱乐、旅游、广告等服务行业。
三、主要措施:
(八)要树立加快内联引资步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速天津经济的发展,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从现实可行上看,只有在吸引国内、国外两种资金上取得大的突破,才能使加快发展落在实处。因此,各部门、各单位在高度重视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吸引内资。要把对内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要和紧迫的大事,总体动员,协调行动,形成合力,多渠道、多形式地加快引进和用好国内资金,并把内联引资多、实际效果好,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之一。
(九)大张旗鼓地开展对内招商引资宣传工作,在提高天津知名度上下力量。要更好地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机会、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天津,介绍自己的优势和诚意。走出津门,扩大宣传,广交朋友。有计划地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代表团走访兄弟省市和国家有关部委。
(十)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我市鼓励外地来津投资的政策,在分产值、分利润、分税金、分产品以及户籍管理等方面,制订更加具体的实施办法,使外地在津投资具有更大的积极性。请有关委办和计划、财税、银行、劳动、人事、统计、审计、工商行政、公安等综合职能部门,结合招商引资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研究和修订鼓励扩大内联引资的优惠政策。
(十一)抓好投资环境建设。重振天津大商埠雄风,建设国际性大都市,必须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要软硬环境一起抓,加快完善并充分发挥我市在铁路、公路、港口、机场、海关等方面的优势。实行“一条龙”、“一站式”的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工作节奏,为各地区、各单位来津投资,开展各项业务提供方便条件。要以让人心悦诚服的软硬环境,使内联引资项目进得来、留得住、上得快。无论哪个部门、哪个单位,都不能因工作不力,使内联引资项目在自己这里误事、误点。要通过全市上下的齐心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投资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十二)做好对内招商引资的服务工作。全方位的开放需要全方位的服务。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树立起强烈的开放意识和服务思想,从各自的职能和工作出发,找准做好服务的位置,以优良的服务确立起我市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放下大城市架子,为环渤海湾经济发展服务,为“三北”地区服务,为各兄弟省市服务。要通过各单位乃至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努力,从整体上提高我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以一流的服务去赢得感情、赢得信誉,不断增强天津的吸引力,迎来更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使我市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