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停止执行部分政策措施文件的通知》(发布日期:2002年1月29日 实施日期:2002年1月29日)停止执行(原因:阶段性工作结束,自行失效)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体改委拟订的
《天津市经济体制改革“八五”规划和十年设想》的通知
(1991年6月3日 津政办发〔1991〕2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市体改委拟订的《天津市经济体制改革“八五”规划和十年设想》,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天津市经济体制改革“八五”规划和十年设想
一、八十年代改革的简要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津市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政策,结合本市实际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取得了很大成就。
——通过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发展社会化服务,激发了广大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使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村商品经济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通过实行企业扩权、二步利改税、承包制、厂长负责制等改革措施,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在实现自主经营、自我发展方面有了一定进步。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得到适当调整,在坚持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有了较大的发展。
——随着价格的调整和价格形成机制的改善,以及经营主体的增加,经营方式的改革,商品市场空前活跃,资金、技术、劳务、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也开始建立。
——初步调整和改进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方式及手段,指令性计划逐步缩小,间接调控手段的运用有所加强。
——根据天津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港口管理体制、区街体制、城建管理体制、农副产品产销管理体制、粮油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利用外资取得新的进展;投资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平方公里工业区和配套的生活区基本建成;合资建成了一家商业保税仓库。初步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一九九0年比一九八0年,国民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增长96%,平均每年增长7%;国民收入按可比价格增长84%,平均每年增长6.3%;工农业总产值增长一点六倍,平均每年增长10.2%。外向型经济迈出新的步伐,一九九0年我市出口达到十七点八六亿美元,创我市历史最高水平,十年累计创汇相当于前三十年总和的一点一倍。城市基础设施加强,载体功能大大提高。科技事业获得重大成果,十年完成四千多项;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这十年也是全市人民生活提高最快的十年。一九九0年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一千五百二十二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一九八0年增长67%;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一千零六十九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97.5%。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由三点六平方米增加到六点七平方米。市场商品供应充足,人民生活环境有较大改善。
通过改革,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同时,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开始得到发挥,原来那种过度集中、不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已经和正在发生变化,新旧体制正处在一个交替、转换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