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大规模开展乡镇企业技术改造
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全市乡镇企业要分期分批地开展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工作,争取在“八五”期间把现有骨干企业全部改造一遍,使乡镇企业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要适当集中财力,有重点地扶持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乡村集体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要分别列入市和区县计划,在政策资金、物资上给予支持并享受技术改造的其他优惠政策。各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专项贷款要优先安排,保证重点技改项目的资金需要。新建项目要坚持高起步,努力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要下力量搞好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新产品开发。乡镇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要列入全市的新产品试制计划,并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为了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凡是有条件的乡、村集体企业,可以在税前提取一定比例或数额的技术开发费,专款专用。
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要与实施“星火计划”相结合,努力培养和建立一批科技先导型企业,充分发挥“星火计划”在乡镇企业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六、做好培养和引进人才的工作
要进一步完善市、区县、乡镇和重点企业的四级培训网络,采取与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延伸办学、电视中专和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大规模地培训人才。重点是搞好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技术工人的等级培训、大中专成人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力争到“八五”末使乡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到职工总数的5%。要抓紧外贸人才的培养,尽快形成一支适应外向型经济的人才队伍。
要继续拓宽人才交流的渠道,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和离退休人员到农村去帮助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特别是工科毕业生到乡镇企业工作。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企业工作要列入分配计划,到乡镇企业后其全民干部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在工资、奖金、住房等方面应优先给予照顾。对支援乡镇企业的有功人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并要宣传他们的事迹,推动全社会为我市乡镇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七、加强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素质
要紧紧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耗和能耗、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等目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基础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达标活动,积极推行质量效益工资制和质量否决权制度,通过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专项管理和现场管理,促进乡镇企业创优、创新、创汇,上水平、上质量、上效益、上等级,逐步实现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和企业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要继续开展企业升级定级工作。“八五”期间,乡村集体企业中市级以上企业要力争达到四百家,要有一批企业成为国家二级企业,并力争在创国家一级企业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