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失效]

  (三)商业、物资、金融和旅游业
  发展商业、物资、金融和旅游业,是优化我市经济结构,发挥经济中心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重要方面。要继续采取切实措施,加快这些行业的发展,改变同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不相适应的状况。
  1.商业
  以建立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为主要目标,繁荣城乡市场,增强集散功能,扩大服务领域,提高经济效益。到1995年,商品销售总值达到340亿元,比1990年增长92%,平均每年增长14%;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300亿元,增长1倍,平均每年增长15%。到2000年,商品销售总值达到600亿元,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577亿元。
  逐步建立畅通、高效、可调控的流通体系,充分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和蓄水池作用。要“打开城门”,放开市场,深购远销,增强活力,提高服务水平。“八五”期间,要加强商业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多功能的商品集散交易中心、物流中心、购物中心、商业信息中心。在城郊结合部建设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在滨海地区兴建水产品批发市场。适应流通的扩大,发展仓储事业,新建和改造一批库场和冷库。
  大力发展零售商业和服务业。完善市、区县、居民区三级零售网络,调整行业结构和网点布局,恢复和发展传统特色,繁荣市场,保证供应。改造一批大中型商场,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专营商店和专业街,改造和增加一批商业、服务业网点。在发展国营、集体商业的同时,继续发展私营和个体商业、饮食、服务业。
  继续发展与市场需要相适应、技术设备较先进、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办工业。
  2.物资
  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加强对社会物资流向的宏观调控,搞活物资流通,把本市的货源组织起来,积极吸引中央在津物资单位和外地货源,发挥天津物资交流中心的作用。大力发展生产资料市场,建立和完善一批综合批发交易中心和专业市场;发展物资企业集团,组建一批跨地区、跨部门的物资联营联销经济实体;改造和发展一批物资加工配送中心;按照方便用户、合理布局的原则,调整和增设一批物资零售网点;逐步建立一批短线物资资源基地。
  进一步加强对物资流通的管理,采用现代化手段,实现库存调度和信息传递的微机联网,组织和引导物资购销。
  搞好物资的回收再用、节约代用和综合利用,提高物资使用效益。
  3.金融
  进一步完善金融机制,发展金融市场,扩大资金的同业拆借和外汇的调剂,不断增强金融部门聚集资金、融通资金、引导资金流向、调节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功能。大力发展储蓄业务,开办居民住房储蓄、商品预购储蓄和居民住房信贷等,稳步扩大国内外信托和各类债券发行,有计划地进行股票发行试点,逐步完善证券交易市场,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向生产建设领域转移。配合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合理确定和调节资金投向,把搞活存量与优化增量结合起来,促使企业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效益。建立同城清算中心和异地清算体系,逐步实现支付手段电子化。积极组建交通银行天津分行,筹办中外合资银行,引进外资银行,发展城市信用社、企业财务公司等其它金融机构,为搞活资金、扩大利用外资和对外金融交流服务。
  继续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在巩固和完善现有社会保险种类的基础上,扩大涉外保险、人寿保险、农业保险,发展新的保险业务,增强社会补偿能力,保障社会稳定,推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4.旅游业
  充分利用已有的旅游设施和资源,大力发展国际国内旅游事业。把旅游同经贸、文体、科技、教育等交流活动结合起来,大力开办国际游船、举办国际会议和国际展览,发展专项旅游,使天津成为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风貌的重要窗口。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搞好旅游景观点的保护和建设,并开辟新的旅游区。加强宏观管理,改进服务质量,拓宽消费领域,丰富人民生活,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四)能源、交通、邮电通信
  继续加快能源、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步伐,完善配套,发挥效益,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1.能源建设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把节约放在突出位置。一次能源,重点搞好大港和渤海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八五”末,原油产量由470万吨,增加到600万吨,大港油田天然气由3.6亿立方米,增加到4亿立方米。建设北谭煤矿。
  电力,“八五”期间,建成军粮城电厂四期扩建工程、大港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和蓟县电厂,建设陈塘庄热电厂和杨柳青电厂,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30万千瓦,全市总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34万千瓦。其中,天津地方用电机组160万千瓦。相应搞好送变电工程建设,有步骤地进行现有电网的调整改造,提高综合供电能力。到1995年,加上电网分配,全市电力供求大体可以平衡。“九五”期间,争取进一步改扩建杨柳青电厂和大港电厂等。
  2.交通建设
  继续完善以港口为中心的港陆空相结合的运输网络,形成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八五”期间,天津港要完成东突堤北侧6个泊位的建设,并在南疆港区新建油、煤及矿石等6个泊位,积极为煤炭从天津港下海创造条件。“九五”期间,新建北港池5个多用途泊位,继续开发南疆,逐步把天津港建设成为全国的枢纽港之一。到1995年,港口吞吐能力达到3300万吨,2000年达到5200万吨。积极发展津欧大陆桥运输。继续完善天津铁路枢纽工程,加强主要货场、编组站和环线建设,增强铁路通过能力。建设地方铁路周芦线,延伸李港线。改造山广公路天津段,完成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津港公路等一批干线公路,建设天津公路运输主枢纽。完善民航机场配套设施,增加飞机,开辟新航线,逐步建成“客货兼容,以货为主”的航空基地。进一步发展航运事业,增强水上运输能力。到1995年,全市货运总量达到2.6亿吨,比1990年增长25%;客运总量4670万人次,增长28%。2000年分别达到3.2亿吨和6000万人次。
  3.邮电通信
  继续加强市内电话网和长途通讯网建设,完善基础及配套设施。到1995年,市内电话交换机由1990年的22.7万门达到47.7万门至52.7万门,五年净增25万门至30万门。长途自动交换机由2500线发展到1万线,开通一批国际线路。到2000年市内电话交换机争取达到100万门,同时积极发展移动电话等新的传输体系。加强对空中无线电波的管理。完善邮政枢纽,合理布局邮政网点,邮电业务量在1990年3.3亿元的基础上,到1995年翻一番,2000年再翻一番。
  (五)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
  加强同内地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是发挥经济中心作用,实施对内对外开放,搞活生产流通的重要方面。要继续坚持“互惠互利、风险共担、扬长避短”的原则,从我市的整体优势出发,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横向经济技术交流与协作,为我市和内地经济发展服务。
  “八五”期间,要围绕我市生产建设急需的原材料,通过联合开发,在资源产地建立一些长期稳定的原材料生产、供应基地。把我市的港口、技术、内外贸易、人才优势和内地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联合生产优质名牌产品,扩大市场覆盖面。采取联营协作等方式,开发和建立出口货源基地,增加外汇收入。在流通领域,通过联供联销、代购代销等方式,扩大商品和物资交流。
  充分利用京津地区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密集的优势,开展联合攻关、合作开发和人才交流。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