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失效]
*注:本篇法规已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停止执行部分政策措施文件的通知》(发布日期:2002年1月29日 实施日期:2002年1月29日)停止执行(原因:适用期已过,自行失效)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通知
 (1991年6月10日 津政发〔1991〕30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已经天津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发给你们,望照此执行。
  各区、县、局及有关部门要围绕《纲要》确定的我市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主要任务和主要指标,修订各自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并于八月底前上报市政府,同时送市计委(一式四份)。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1991年至200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非常关键的十年,也是建设天津、振兴天津至关重要的时期。正确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八十年代,我市认真贯彻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实践中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国民收入达到243亿元,按可比价格比1980年分别增长96%和84%,平均每年增长7%和6.3%。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69.4亿元,按可比价格增长1.6倍,平均每年增长10.2%*。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392元,增加到3493元。地方财政收入十年累计454亿元,其中上缴中央财政249亿元,加上中央在津单位和企业直接上缴的利润和收入,全市累计上缴527亿元,超过前三十年的总和。*工农业总产值是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541.5亿元。
  产业产品结构得到初步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趋向协调。工业结构经过两次较大的调整改造,一批产品形成了经济规模,开发了一批新的拳头产品。199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717.3亿元*,按可比价格比1980年增长1.6倍。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初步形成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城郊型经济结构。粮食产量十年上了两个台阶,由1980年的13.78亿公斤,1990年达到18.88亿公斤,菜蛋奶鱼基本实现自给,乡镇工业异军突起,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以上。商业购销扩大,市场繁荣活跃,物价基本稳定,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49.4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1980年增长1.1倍。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得到了加强。十年累计完成重大科技成果4500多项;工业试制新产品近2万种,投产1.3万种;培养中等以上各类专门人才30.9万人。经济和科技、社会事业相互促进,朝着协调的方向发展。*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518.2亿元。
  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不断扩大,外向型经济迈出新的步伐。1990年本市外贸出口达到17.86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十年累计创汇147亿美元,相当于前三十年总和的1.1倍。十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7.3亿美元,其中直接利用外资3.5亿美元,开业的“三资”企业236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3平方公里工业区、1.2平方公里生活区,1990年完成工业产值7.8亿元。成立了外商投资服务中心,建成了一批涉外服务设施,建立了商业保税仓库,投资环境大为改善。初步形成了开发区、市区、郊县三个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完成了震灾恢复重建任务和引滦入津工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城市改造和建设。发电装机容量增加67.7万千瓦,1990年达到204万千瓦。通过扩建港口,改造铁路枢纽、建设高速公路和扩建飞机场,基本形成了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相结合的运输体系。邮电通信形成了市话、长途、微波、卫星通讯等相结合的传递网络,全市电话交换机装机容量增加17.8万门,达到22.7万门。市内交通基本建成了以“三环十四射”为骨架的道路系统。兴建了污水处理厂,整修了街道,提高了绿化水平。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载体功能大为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环境大为改善。1990年城市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收入达到1522元,剔除价格因素比1980年增长67%,平均每年增长5.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069元,剔除价格因素增长97.5%,平均每年增长7%;1990年城乡居民储蓄达到126.9亿元,增长14.9倍。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由3.6平方米,增加到6.7平方米。市区居民生活煤气化率由31.2%上升为80.4%,市内六个区加上塘沽、汉沽、大港区城市居民住宅热化率达到11.9%。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经济运行机制开始转变。农村改革成效显著,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商品生产迅速发展,农业商品率由60.8%提高到70%。城市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并在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物资、商业、外贸、价格、劳动工资等方面相应地进行了改革,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科技、教育和城建、市区、港口等体制改革也有明显成效。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各种经济联合体、“三资”企业、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对搞活经济发挥了一定作用,整个经济体制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了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安定团结的局面得到巩固,社会风气逐步好转,人民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社会科学等也有了很大发展。
  纵观过去十年天津经济和社会发展,前五年着重发展了轻纺工业,增加了市场供给,解决了多年积累的待业问题,完成了震灾恢复重建任务,解决了城市水源等突出矛盾,“骨肉”关系严重失调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后五年进一步扩大了经济规模,提高了技术水平;建设了“菜篮子工程”,丰富了人民生活;加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大地改善了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天津初步成为一个文明、整洁、美丽的新型城市。1988年下半年以来,我市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治理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果,整个国民经济进一步向稳定、协调的方向发展。
  但是,在前进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工业结构不够合理,基础原材料工业相对薄弱,加工工业技术装备老化,形成规模经济的骨干行业、拳头产品比较少,后劲不足;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中心城市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利润大量转移,经济循环不够通畅,经济效益不高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财政收入减少,补贴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着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特别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提高质量,加强管理,讲求效率,增加效益,更是要下大力量着重解决的问题。另外,在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不少需要密切关注,着力解决的矛盾。这些都需要在后十年和“八五”期间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一、奋斗目标、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