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 各单位分配职工住房要贯彻国家、单位、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
第四条 住房分配贯彻归口解决、有偿分配、先售后租、特困优先、照顾住房困难户和无房户的原则。
第五条 各单位分配的住房,必须先提出一定比例向职工出售,出售比例由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余的实行租赁制。实行租赁制的,要购买住房租赁债券。
第六条 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确定分房标准,优先用于居住水平最低的职工和无房户职工,其次再解决其他住房困难。
第七条 各单位分配住房时,必须事先制定分房租售计划,包括分房数量、租、售比例,解决特困户、无房户等方案,报主管区、县、局备案。
第八条 各单位分配住房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由领导干部、职工代表组成分房委员会,负责分房工作,分房方案须经职代会审议决定。
第九条 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认真执行本办法的各项规定,不搞特殊化。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私分或向建房单位索要住房。分房人员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申请住房者要遵守分房规定。
第十条 对利用职权营私舞弊多占房、占好房的,各级领导部门及监察部门要予以严肃处理。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群众有权揭发检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揭发检举者打击报复。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天津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二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天津市住房租赁债券认购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改革住房无偿分配办法,筹集建房资金,加快住房建设,根据《天津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自本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实行新租公有住房认购住房租赁债券制度。
第三条 住房租赁债券由天津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负责发行、使用和偿还,并委托建设银行市分行房地产信贷部代办具体业务。
第四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房屋承租人应按规定标准认购住房租赁债券:
(一)属于新分配租用公有住房的。
(二)经单位调房增加住房面积的增加部分。
第五条 住房租赁债券由房屋承租人一次认购,从购买之日起满五年后还本付息,利息按活期存款利率计算。
第六条 住房租赁债券按建筑面积计算,每平方米30元~60元,按房屋结构等级划分档次,并根据房屋座落地段等因素予以增减。新建砖混结构多层单元住宅,每平方米一般不低于50元。
住房租赁债券认购标准的调整,由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提出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七条 住房租赁债券的认购额度,由房屋产权单位负责核定。
第八条 提倡已有住房的住户和社会各界人士自愿购买住宅建设债券和奖券,支持住宅建设。
第九条 新分配到住房的住户,须先由住房产权单位或分房单位开具《住房租赁债券认购通知》,由个人向建设银行市分行房地产信贷部及所属各营业网点购买,凭房地产信贷部及所属营业网点出具的购买住房租赁债券证明,办理住房使用手续。
第十条 住房租赁债券不记名、不挂失,不得提前兑取,不得作为货币流通,可以按规定进行流通、转让。
第十一条 住房租赁债券的利息收入免缴个人收入调节税。
第十二条 住房租赁债券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住宅建设。各单位可在本单位职工认购住房租赁债券额度内申请住房专项贷款。
第十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镇范围内的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及其职工。
凡不按本规定认购住房租赁债券的,除责令房屋承租人补购外,并对有关负责人追究责任。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天津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二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附: 认购住房租赁债券计算标准表
单位:元/平方米
--------------------------------
地级 | | | | |
认购金额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房屋结构 | | | | |
------------|---|---|---|---|---
钢混一等 |60 |58 |56 |54 |52
------------|---|---|---|---|---
砖混一等、砖木一等、 |56 |54 |52 |50 |48
钢混二等 | | | | |
------------|---|---|---|---|---
砖混二等、砖木二等、 |52 |50 |48 |46 |44
多层大板楼 | | | | |
------------|---|---|---|---|---
砖木三等 |46 |44 |42 |40 |38
------------|---|---|---|---|---
简易结构 |38 |36 |34 |32 |30
--------------------------------
天津市单位向职工出售新建住房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逐步推进住房商品化,鼓励职工购买住房,加快住房建设资金的循环,根据《天津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本市城镇范围内的行政、事业和企业单位向本单位职工出售新建住房,均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各单位新建、购买及上级下拨的新建住房,向职工分配时均应实行“先售后租”的原则,即先提出一定比例的住房向本单位职工出售,出售比例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住房困难户和无房户要优先照顾。
第四条 职工购买新建住房,应有本市常住户口,购买市区住房的必须有市区常住户口,所购住房必须用于自住。职工家庭购房限量为人均建筑面积30平方米,限量之内的,一律执行标准价;超过部分,执行市场价格。
第五条 新建住房的标准价包括建筑造价和征地、拆迁补偿费。为了适应本市职工的经济承受能力,房改起步阶段(两年内)征地和拆迁补偿费暂由单位适当负担。其中,砖混结构的单位楼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平均售价暂定为市区平均250元、郊区平均230元、县镇平均210元。每处住房的实际售价还要根据楼层、朝向、装修、设备等项条件和地段、结构的不同进行调整。实际售价与综合造价的差额由职工所在单位予以补贴。
第六条 单位向职工出售住房,须先将出售计划报所在区、县房改办审批,发给《出售住房许可证》后,到房屋所在区、县房地产交易所申请价格评估和办理交易手续。
市财政投资兴建和购买的住房及市级行政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兴建和购买的住房向职工出售,报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审批,其他由房屋座落市、县房改办审批。
第七条 职工买房可一次付清房款,也可分期付款或向房改金融机构申请抵押贷款。
(一)一次付清房款的,在售价的基础上减收20%。
(二)分期付款的。首次交款不得少于房价的30%,每多付10%,减收2%,余款按月分期偿还,并付利息,还款期不超过十五年。
(三)申请抵押贷款的,应先储蓄售价的30%,贷款额不越过售价的70%。同时,不享受一次付款减收20%的优惠。
第八条 分期付款期间,如购房职工调离本市或去世,由其合法续承人继续付款,如法定继承人不需住房,其住房由售房单位收回,已付房款扣除折旧费后退还。如购房者去世,又无合法继承人,其住房由房地产管理部门代管,任何人不得侵占。
第九条 职工按标准价购买的新建住房拥有部分产权,即拥有全部占有权、使用权和受到限制的收益权、处分权。可以继承,不能赠与。拥有部分产权的住房,在办理购房手续时,应在房屋产权证书上注明购房人的产权比例。按标准价购买的住房,五年以后可以出售,出售时,原产权单位有优先购买权。售房后所得价款在扣除有关税费后,按原出资占综合造价比例分配。确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出售的,由原售房单位或房管部门原价收购后,售给其他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