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实施《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细则[失效]

  (一)纠纷的事态正在发展,有可能激化的;
  (二)易发生纠纷重点户的当事人有反常情绪的。
  第二十条 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对于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应当予以支持;违背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应当予以纠正。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的司法助理员应根据当事人申请,及时受理符合规定的民间纠纷。
  第二十一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必须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得徇私舞弊;
  (二)不得对当事人压制、打击报复;
  (三)不得侮辱、处罚当事人;
  (四)不得泄露当事人隐私;
  (五)不得吃请受礼。
  第二十二条 司法行政机关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责是:
  (一)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逐步实现组织网络化、工作制度化、业务规范化;
  (二)搞好调查研究,提出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三)做好防止民间纠纷激化的工作;
  (四)加强对调解人员的培训工作;
  (五)总结交流经验,搞好表彰奖励工作;
  (六)开展人民调解理论研究。
  第二十三条 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职责是:
  (一)指导本街、乡、镇人民调解工作;
  (二)建立、整顿人民调解委员会,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培训调解人员;
  (三)调查研究本辖区内民间纠纷状况,提出对策及预防措施;
  (四)主持调解当事人提请处理的民间纠纷,对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达成的调解协议书进行审查,并作出维持、变更或撤销的处理决定。
  第二十四条 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建立健全本系统企业、事业单位各级人民调解组织,推动本系统人民调解组织开展工作,做好预防纠纷和防止纠纷激化的工作。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成绩显著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和调解人员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六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收费。
  第二十七条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调解委员的补贴经费,由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解决。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