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产场所
重大危险源所指的生产场所是生产、使用以下表中危险物质的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的设施或场所。
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①单元内现存的任何一种危险物品的量达到、超过或极可能超过其临界量;
②满足下面的公式:
q1 q2 qn
--+--+…+--≥1
Q1 Q2 Qn
其中:
q1,q2,…,qn是每一种危险物品的现存量。
Q1,Q2,…,Qn是对应危险物质的临界量。
1.毒性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
物质毒性判别基准
------------------------------------
|毒 性|急性/经口毒性 | 急性/经皮毒性 |急性/吸入毒性 |
| | | | 3 |
|物 质|LD50(mg/kg) | LD50(mg/kg) | LC50(mg/m ) |
|---|--------|----------|----------|
|剧 毒| <25 | <100 | <200 |
|---|--------|----------|----------|
|高 毒|25≤LD50<500 | 100≤LD50<500 | 200≤LC50<2000 |
|---|--------|----------|----------|
|有 毒|500≤LD50<5000 |500≤LD50<2500 | 2000≤LC50<20000 |
------------------------------------
毒性物质临界量表
------------------------------------
|类别|临界量(吨)| 典型物质举例 |
|--|------|------------------------|
|剧毒| 10 |汞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无机化合物、氯乙烯、铬 |
|物质| |酸盐、重铬酸盐、黄磷、铍及其化合物、对硫磷、羰 |
| | |基镍、八氟异丁烯、氯甲醚、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氰 |
| | |化物 |
|--|------|------------------------|
|高毒| 200 |三硝基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氯、丙烯 |
|物质| |腈、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苯胺、氟化氢、五氯酚|
| | |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敌百虫、氯丙烯、钒及其 |
| | |化合物、溴甲烷、硫酸二甲酯、金属镍、甲苯二异氰 |
| | |酸酯、环氧氯丙烷、砷化氢、敌敌畏、光气、氯丁二 |
| | |烯、一氧化碳、硝基苯 |
|--|------|------------------------|
|有毒| 1000 |甲醇、硝酸、盐酸、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二甲基|
|物质| |甲酰胺、六氟丙烯、苯酚、氮氧化物 |
------------------------------------
2.易燃、易爆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
|物品| | 临界量 | |
| | 危险性特征 | | 典型物品举例 |
|类别| | (kg)| |
|--|--------------|-----|-------------|
| | | |己烷、戊烷、石脑油、环戊烷|
| 甲|1.闪点<28℃的液体 | 1000| |
| | | |、二硫化碳、甲醇、乙醇、蚁|
| | | |酸甲酯、硝酸乙酯、汽油、丙|
| | | |酮、丙烯、60度以上白酒 |
| |--------------|-----|-------------|
|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1000|乙炔、氢、甲烷、乙烯、丁二|
| |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的水蒸 |(气体临 |烯、环氧乙烷、水煤气、液化|
| |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 |界量为 |石油气、天然气、电石、碳化|
| |<10%气体的固体物质 | 3 |铝 |
| | |20m )| |
| |--------------|-----|-------------|
|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 | | |
| | | 500 |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
| |气中气体即能导致自燃或爆 | | |
| | | |棉、火胶棉、赛璐路棉、黄磷|
| |炸的物质 | | |
| |--------------|-----|-------------|
|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 | |金属钾、金属钠、金属锂、金|
| | | 500 | |
| |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 | |属钙、金属锶、氢化锂、四氢|
| |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 |化锂铝、氢化钠 |
| |--------------|-----|-------------|
|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 | |
| |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 | 1000|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钾、|
| |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 | |过氧化钠、硝酸铵 |
| |炸的强氧化剂 | | |
| |--------------|-----|-------------|
|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 | |
| |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 | 1000|赤磷、五硫化磷、三硫化磷 |
| |爆炸的物质 | | |
|--|--------------|-----|-------------|
| | | |煤油、松节油、丁烯醇、异戊|
| 乙|1.闪点≥28℃至<60℃的| 2000| |
| |液体 | |醇、丁醚、醋酸丁酯、硝酸戊|
| | | |酯、乙酰丙酮、环己胺、溶剂|
| | | |油、冰醋酸、樟脑油、蚁酸 |
| |--------------|-----|-------------|
|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 1000|氨气、液氨 |
| |--------------|-----|-------------|
| | | |硝酸铜、铬酸、亚硝酸钾、重|
|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 2000| |
| | | |铬酸钠、铬酸钾、硝酸、硝酸|
| | | |汞、硝酸钴、发烟硝酸、漂白|
| | | |粉 |
| |--------------|-----|-------------|
| |4.助燃气体 | 2000|氧气、氟气 |
| |--------------|-----|-------------|
| |5.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 | |漆布及其制品、油布及其制 |
| |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 | 2000|品、油纸及其制品、油绸及其|
| |物品 | |制品 |
---------------------------------------
四、危险建〔构〕筑物
经专门机构鉴定,确定为危险建筑物,且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或者经常有100以上人员出入的建〔构〕筑物。
五、危险桥梁
桥梁的承重构件发生变形和损坏,并超过规定值,或实际承载能力低于设计要求75%以下的桥梁。
六、矿山〔非煤矿〕
属于山体移动,有大面积滑坡危险的露天开采矿。
七、矿山〔煤矿〕
无主扇机械通风设施的高沼气矿井或者年产1万吨以上,且只有一个进出口的低沼气矿井。
附件3: 北京市重大危险源普查填表说明
一、总则
1.重大危险源是指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量的设备设施。
2.本次普查的目的是:掌握北京辖区重大危险源的分布情况,为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分级、监控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以达到预防或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