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业单位被合并发生的会计交接手续,除参照会计人员变动的交接外,还要在交接时办理从年初到被合并时的会计决算。
三、移交人员对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第九章 会计档案管理规范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资料,它是记载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一、会计档案的范围
(一)会计凭证:包括外来的和自制的各种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记帐凭证、记帐凭证汇总表、涉及对外对私改造资料、银行存款(借款)对帐单及余额调节表等。原始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平时无论在任何部门保管;年度终了都必须按照规定归档。
业务部门留存,凭以登记业务调拨帐和进销卡片的联单及仓库凭以收付货物的出入库单虽不在会计档案保管之列,但也应由业务部门保存相当年限,以便查核。
(二)会计帐簿:包括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各种辅助登记簿等。
凡设在业务部门、基建物资部门和总务部门等有关部门的产成品明细帐、固定资产明细帐、低值易耗品明细帐、原材料及物料用品明细帐和各种债权债务明细帐,都是会计帐簿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保持完整。
(三)财务报告:包括《会计制度》规定和主管部门临时通知编报的主要财务指标快报,月、季、年度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上级主管部门对报告的批复及社会审计的审计报告也包括在内。
(四)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凡与会计核算紧密相关的,由会计部门负责办理的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资料。如:经济合同,财务数据统计资料,财务清查汇总资料,核定资金定额的数据资料,中心工作整理上报的资料,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所明确的会计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实行会计电算化单位的软件数据资料、程序资料等及存贮于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程序文件及其他会计资料均应视同会计档案一并管理。
(五)报帐制单位以及实行两级核算各分部门会计档案也是企业单位会计档案的组成部分,应按规定统一管理。
二、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
会计年度终了后,应将装订成册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立卷。各种会计档案应按会计档案材料的关联性,分门别类地组成几个类型的案卷,将各卷按顺序编号。
(一)会计凭证:按全年顺序统一编号,卷号应与装订的会计凭证封面册数的编号一致。
(二)会计帐簿:各种会计帐簿办理完年度结帐后,除跨年使用的帐簿外,其他需整理、立卷。
1、会计帐簿在装订前,应按帐簿启用表的使用页数,核对各个帐户帐页是否齐全,是否按顺序排列。
2、会计帐簿装订顺序:
(1)会计帐簿装订封面;
(2)帐簿启用表;
(3)帐户目录;
(4)按本帐簿页数项顺序装订帐页;
(5)会计帐簿装订封底。
3、活页帐簿去空白页后,将本帐页数项填写齐全,撤帐夹,用坚固耐磨的纸张做封面、封底,装订成册。不同规格的活页帐不得装订在一起。
4、装订后的会计帐簿应牢固、平整、不得有折角、掉页现象。
5、会计帐簿的封口处,应加盖装订印章。
6、装订后,会计帐簿的脊背应平整,并注明所属年度及帐簿名称和编号。
7、会计帐簿的编号为一年一编,编号顺序为总帐、现金日记帐、银行存(借)款日记帐、分户明细帐。
8、会计帐簿按保管期限分别编号:
(1)现金、银行存款(借款)日记帐,全年按顺序编制卷号;
(2)总帐、各类明细帐、辅助帐全年按顺序编制卷号。
(三)会计报表:
1、会计报表编制完成并按时报送后,留存报表均应按月装订成册。
2、会计报表应整理平整,防止折角。
3、会计报表在装订前,应按编报目录核对是否齐全。
4、会计报表的装订顺序是:
(1)会计报表封面;
(2)会计报表编制说明;
(3)各种会计报表按会计报表的编号顺序排列;
(4)会计报表封底。
装订的会计报表、报表上边和左边应对齐。
5、会计报表按保管期限分别编制卷号;
(1)月、季度会计报表全年按月、季顺序编制卷号;
(2)半年和年度会计报表按年顺序编制卷号。
(四)涉外有关会计资料等单独装订立卷。会计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应单独装订立卷,单独编制卷号。
三、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
(一)当年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财会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原则上应由财会部门移交给本单位的档案部门保管。移交时应开列清册,同时要填写交接清单,并在帐簿启用表移交日期栏填写×年12月31日,移交日后的签章项由帐簿经管人签章,次行经管人员姓名项由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签章。
没有独立档案部门的企业单位,应单独设房屋存放会计档案,并配备专用档案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