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规已被《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公布废止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的通知》(发布日期:2006年12月11日 实施日期:2006年12月11日)废止失效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市财政
对区县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1998年11月19日 京财行〔1998〕1415号)
各区、县财政局:
为规范市财政对区县教育专项资金分配的管理,集中有限财力配合市政府制定的教育发展规划,引导我市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现将《市财政对区县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 市财政对区县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为使市财政对区县教育专项资金分配规范化、科学化,充分发挥市级财政教育专项资金政策导向作用,提高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
预算法》和《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从一九九八年起,市财政对区县教育专项资金的分配实行转移支付的分配形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分配形式
市财政对区县教育专项资金指教育事业费。其具体分配分为三种形式:
1.一般性教育专项资金;
2.导向性教育专项资金;
3.专项性教育专项资金。
二、适用范围
一般性教育专项资金:根据财政体制下达的由区县自行安排的专项教育经费;
导向性教育专项资金:对区县政府配比投入的政策导向性资金;
专项性教育专项资金:根据教育发展规划,市财政对区县财政下达的有调控和指导作用的教育专项资金;
三、补助原则
一般性教育专项资金仅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补助,是根据全市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及当年财力情况,按照标准公式确定补助,其补助只能用于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支出;导向性教育专项资金和专项性教育专项资金,是根据市政府对全市教育的发展规划、各区县的需求和市级财力可能,由市财政局、市教委统筹安排。
一般性教育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形式的补助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