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十五”计划的通知

  71.农业动植物基因工程产品
  近年来,国际上植物基因工程产品产业化速度不断加快,部分转基因农作物品种已进入我国市场。我省在有关农作物抗虫、抗病和品质改良的基因工程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已有一批转基因作物品种通过基因安全性评价,进入商品化种植阶段。在动物基因方面,已经查明有关基因(如ESR和FSHβ)可提高母猪每窝产仔数,该项技术也可用于提高猪瘦肉率、改进猪肉品质、提高蛋鸡饲料利用效率、改进牛奶品质等基因的诊断。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建立植物转基因新品种示范工程规模化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转基因抗虫、抗病农作物和林木优良新品种。建立畜禽高产、优质基因诊断中心,达到年鉴定100万头样本的能力,同时加速将高产仔基因用于繁殖母猪改良的推广。
  72.主要农(渔)副产品贮藏、加工、流通先进技术与设备
  我国农(渔)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副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技术与体系的落后。产业化的重点是:主要农副(渔)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及设备。主要有:大宗养殖鱼类、虾类产业化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大宗贝类的净化、脱毒技术,小杂鱼和低值鱼的综合利用与鱼内蛋白质的重组技术,水产品的单体冻结新技术,水生经济生物综合利用及保鲜、保活技术;农副产品产后干燥、检测、分级、精选、加工处理、包装系列设备,新型贮藏运输设备,专用冷却设施和先进、配套的分离、精制、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林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深加工技术和设备。
  73.高效安全生物农(渔)药及生物防治技术
  农(渔)业可持续发展对高效安全农(渔)药及生物防治农业病虫害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国内外已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开发出许多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技术,包括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农畜抗菌素、植物源农药及以虫治虫技术等。产业化的重点是:利用已掌握的微生物源和植物源高效安全农药生产技术,建立生产、开发、研究和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化生产企业,使其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达国际同期先进水平;研制可改善养殖水环境的有益微生物制剂并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重点筛选、改良和繁育优势天敌昆虫,建立工厂化生产和大规模田间应用的示范工程。
  74.集约化设施农(渔)业技术与设备
  产业化的重点是:在塑料温棚、节能日光温室、大型现代化温室、工厂化养鱼(贝)等层次上,完善设备设计制造、专用品种、栽培技术及环境调控相互配套的集约化设施栽培技术;逐步实现调温通风设备、营养液配置设备、工厂化播种育苗成套设备、土壤消毒设备、水质监控设备、专用农(渔)机具等设备的产业化,建设集约化设施农(渔)业技术与设备示范工程。
  75.节水灌溉技术及成套设备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发展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经济耐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及成套设备,对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化的重点是:逐步实现各种适用于大田作物、温室、大棚、蔬菜、花卉、果树、园林等使用的喷灌、微喷、滴灌、渗灌和管道灌溉成套设备的规模化生产;建设农业高效用水示范工程;发展农艺节水综合技术;研究和推广各种化学保水剂及其技术。在雷州半岛建立节水农业示范基地。
  76.秸秆养畜及秸秆微生物制剂
  目前发展秸秆养畜的关键问题是微生物制剂生产企业规模小、生产成本高,不能适应秸秆养畜业快速增长的需要。发展的重点是支持加快秸秆微生物制剂生产工艺标准化、牛短期育肥用配合饲料和配套技术的产业化,发展秸秆微生物制剂加工企业,建设年处理秸5万吨、年饲养牛5万头的秸秆养牛示范县。
  77.海水养殖多倍体育苗技术及应用
  80年代以来,我省海水养殖业发展很快,但缺乏高产、优质、抗逆能力强的优良品种,种质退化现象严重,部分养殖种类个体变小,抗病力差,病害发生日趋严重。产业化的重点是:海水养殖鱼类、鲍鱼、珍珠、对虾等多倍体的育种、育苗技术,大规模海水养殖高产、多倍体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海水养殖基地。建立生产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快速诊断技术产品的示范基地。
  78.主要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与快速诊断技术与应用
  我国水产养殖每年发病率达50%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百亿元。发展的重点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寡糖分子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技术;鱼、虾、甲鱼病毒疫苗技术;基因芯片、核酸探针、PCR、单克隆抗体快速诊断等技术。
  79.现代化动物养殖设施及技术
  产业化重点是:舍饲密度25-60只/平方米高效叠层笼养蛋鸡成套设备,5000-10000万猪场成套设备,500头奶牛场成套设备,10万只鸡和5000-10000头猪饲养场粪污处理成套设备,30-40吨/小时大型高效节能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及1.5-3吨/时膨化饲料加工设备。先进抗风浪网箱技术与装备、工厂化养殖设施技术与水处理及循环利用系统技术、种苗培育配套设备、野生动物繁育技术及设施等。建立高效、节水、环保型的集约化养殖系统与示范基地。
  80.家畜良种胚胎生物工程
  采用现代胚胎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是使畜牧业向高产、高效、优质、集约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胚胎生物技术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在我国已引进的良种牛和良种羊的胚胎基础上,逐步实现胚胎生物工程产业化,快速扩繁高产优质牛、羊优良品种后代,增加良种牛、羊种畜覆盖面,加速我省牛、羊杂交改良速度;应用分子遗传标记生化遗传技术,提高优质良种牛、羊的选择效率,加速优良个体的繁育进程。
  81.动物用生物制品
  动物用生物制品是指利用微生物和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制备的物质,用于预防、诊断及治疗动物疾病,主要包括疫苗、诊断试剂、抗血清和抗毒素、血液制品等,是畜牧养殖业的基础性保障物资。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在近些年我国生物制品行业取得的高新技术成果基础上,引进用于生产灭活疫苗的细胞悬浮培养等技术,建设若干动物用生物制品基地、实验动物及设施生产基地,逐步实现冻干活疫苗和动物诊断用生物制品和口蹄疫灭活疫苗的规模化生产,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82.高效、低毒、安全新农药
  农药是农业保产、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保障。产业化的重点是:高活性、安全的合成农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制农药,重要农药生产用中间体,利用特定微生物具有的功能酶合成具有较高生物活性化合物,以及已基本掌握工艺技术的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83.新型、高效、环保饲料添加剂、兽(渔)药产业化
  广东养殖业居全国前列,但肉品风味减退、药物残留及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推广高效、环保的饲料添加剂及环保型的养殖技术,对提高肉品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产业化重点:饲用抗生素替代物、品质改良剂生长促进剂、饲用酶制剂、兽(渔)用生物制剂等的规模化生产与推广,建立研究、开发、生产、推广一体化的现代化饲料添加剂、兽(渔)药生产基地。建立集饲养、防疫、排污处理于一体的高效环保养殖工艺示范工程。
  84.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的开发与应用
  农业增产与丰收离不开化肥,但化肥使用的回报递减问题越来越突出,长期偏施化肥,忽略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的施用,给农业、土壤和环境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施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则可培肥地力和提高农产品品质,是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化重点:研制开发新型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微生物肥料及肥料包膜技术,注重发展液体肥料、缓释肥料、控释肥料、多元复(混)肥料、专用肥及微生物肥料。
  85.可降解农膜母料和农用新材料
  农业生产对农膜(地膜、棚膜)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对农膜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着色地膜、保温棚膜将逐渐占主导地位。同时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对灌溉用塑料管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具有耐老化、强度高等性能的塑料管材。产业化的重点是:万吨级着色地膜母料生产装置,万吨级保温棚膜专用料及千吨级阴离子型层状结构红外吸收材料生产装置,百吨级稀土有机物光功能助剂合成装置,万吨级高性能防雾滴棚膜专用料生产装置,万吨级可降解农膜生产装置;各种口径、各种应用环境的农用灌溉管材。
  86.农业信息化系统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