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十五”计划的通知

  我国传统中草药和各类有特色的民族药用的天然药物资源十分丰富,从天然资源中不断开发新药并实现产业化,是新药开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产业化的重点是: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制药手段,按照国际认可的标准规范,优先开发具有治疗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有免疫功能调节作用和抗病毒作用,疗效明确,毒副作用小的国家二类以上新药;有自主知识产权、能进入国际医药市场的单一成份药、单味药或复方药物;推进特色民族药物现代化;加强中药材优良品种的人工种植研究和规范化、规模化生产,以保证中药质量和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中药现代化工程。
  25.创新药物
 
 开发生产创新药物是一个国家医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体现,也是适应知识产权保护和医药产品市场国际化、发展民族医药产业的需要。产业化的重点是:开发我国首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预防和临床治疗迫切需要且疗效突出的新型化学合成药物,新的天然药物、手性小分子药物,合成多肽药物,核酸类药物及糖类药物等。积极促进已经或即将获得新药证书的药物形成产业化。
  26.重大疾病防治
  开展重大疾病的防治,注重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激光及超声技术、微创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疾病防治的应用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开发生产仍有大量市场需求的专利过期药物,根据我省制药工业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大疗效确切、疾病防治需求量大面广的新产品、新剂型和专利过期药物等的开发及产业化力度。
  27.基因诊断技术产品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越来越多的疾病基因学机理被揭示,以新型基因扩增技术(PCR)为标志的基因诊断技术日趋成熟,以荧光PCR为代表的基因扩增和核酸杂交技术标志着疾病实验诊断新时代的到来。产业化重点:建立荧光PCR试剂生产基地,重点生产和开发病毒性肝炎、性病、肿瘤和遗传病产前诊断用的荧光PCR诊断试剂盒;自动化检测仪器;同时开发生产荧光探针原位杂交试剂和医学诊断用生物芯片。
  28.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和诊断药物
  单克隆抗体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制备和规模化生产技术越来越受重视,已成为现代生物制品和临床医学中不可缺少的一大类生物活性物质。产业化的重点是:建设单克隆抗体的现代化生产线,向国内市场提供各种肝炎、艾滋病、性病、早孕、排卵、重大出生缺陷产前诊断、癌症及吸毒等检测用单克隆抗体以及用于医学诊断的生物芯片产品。
  29.生物技术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技术是防治肝炎、肿瘤等严重疾病的重要手段。产业化的重点是:治疗性乙肝疫苗、激活T细胞的肿瘤和艾滋病治疗性疫苗、快速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多肽疫苗;儿童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用预防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特异性肿瘤疫苗,人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等。
  30.医药新剂型
  我省是医药生产大省,原料药工业发达,但制剂生产相对落后。国际上制剂工业发展很快,一种原料药往往有多种剂型,特别是缓释、控释、靶向、透皮吸收等类型是国际发展的趋势。加强发展制剂新技术已成为我省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加大缓释、控释制剂技术开发力度,力争在几年内将适用品种中的传统制剂改造成缓释、控释制剂。
  31.中药制剂先进生产工艺
  采用先进工艺(如超微粉碎技术、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微波萃取技术、新型吸附技术等),形成优良中药制剂新品种的规模生产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之一。产业化的重点是:运用已成熟的各种现代工艺技术,开发中药制剂新品种,使我省拥有一批采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的中药企业,提高中药制药的整体水平,争取打入国际中药市场,形成一定的出口创汇能力。建立广东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心、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
  32.新型医用精密诊断及治疗仪器
  医疗器械产业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省医疗器械产业存在着技术水平、工艺水平、产业化程度低和技术装备落后等重大问题,严重影响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产业化的重点是:应用各种先进技术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制造快速、精密、安全、有效、可靠且临床急需的诊断和治疗设备,如:数字化多通道的核磁共振成像谱仪,全数字化彩色B超和全身螺旋CT,无创性治疗肿瘤的超声聚焦刀及新型多功能眼科、外科激光治疗设备。
  33.生物医学材料及体内植入物和人造器官
  生物医学材料与制品已广泛用于临床,是一个十分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产业化的重点是:生物活性骨(牙)、关节系统替换材料和体内植入物,介入导管和器件,介入性治疗材料,血液净化材料和体外循环装置,人工心瓣膜等心血管系统替换材料和制品,眼科和视光学等手术用高分子复合材料,避孕疫苗等生物活性物质控释系统及相关器械。
  34.海洋活性物质产品
  生长在海洋环境中的海洋生物,在其生长和代谢过程中,产生并积累了大量具有独特的抗癌、抗病毒和免疫促进等作用的多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海洋微生物的开发,因起可工业发酵培养,易于产业化且可保护生态平衡,是极有前景的和可持续发展的。我省海洋物种丰富。产业化的重点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纯化技术设备;药用海洋生物的选育、培养和高效利用;海洋药物、海洋生物分子材料和诊断试剂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三、制造



  35.适用先进的数控机床及开放式数控系统
  机械加工行业对高质量数控机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迫切要求对我国传统机械加工行业进行数控化改造。产业化的重点是:发展开放式体系结构、自动建模技术,数控加工技术,集成CAD/CAM/CAE软件,并在产品设计开发及制造过程各个环节逐步实现CAD/CAM/CAE软件集成应用。
  36.电力半导体器件及变频整流装置
  电力电子技术是高效节能、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而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与基础。产业化的重点是:形成中小功率单管、功率模块、智能模块的规模化生产能力,逐步实现非穿通型50~200A/1200~1600V绝缘门极双极晶体管(IGBT)芯片及模块产业化;形成3~6KV、300~500KVA变频调速装置和200KVA以下变频电源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包括馈线自动化、用户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和配电管理自动化。
  37.新型传感器
  传感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高新技术之一。新型传感器不仅追求高精度、大量程、高可靠、低功耗和微型化,而且向着集成化、多功能和智能化发展,以满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研等各个领域的需求。产业化的重点是:性能好、技术先进的力敏、磁敏、光敏、热敏、气敏、湿敏、离子敏传感器及红外、紫外、可见光传感器、光纤传感器、智能传感器、新型硅材料传微型感器等,并逐步实现规模化生产。
  38.智能化工业控制部件与执行机构
  自动调节阀主要应用于炼油、化工、石化、冶金、电力、制药、航空、环保和轻工等行业的自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液体、气体、蒸汽及颗粒状介质的流量、温度、液位和压力等。随着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强化,对高性能工业控制部件和执行机构的要求越来越高。产业化的重点是:逐步形成配有相应硬、软件的智能型阀门定位器和电动执行机构及无纸记录仪等自动化仪表的规模化生产。发展工业控制网络技术、柔性集成制造系统、企业网络信息集成系统、远程监控系统。
  39.快速原型制造工艺及成套设备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和快速制模技术采用分层实体堆积等方法能很快地将复杂的CAD模型转化为实物,使设计、评价和制造的周期大大缩短。产业化的重点是:向机电制造企业提供工程化、实用化的快速设计和制造系统,包括产品快速反求测量设备、产品快速设计系统与支持软件、快速原型制造设备、快速制模工艺及装备、模具CAD/CAM/CAE、基于因特网和快速成型机系统的远程模具设计制造系统、测量/仿形一体化数字控制加工系统等,并将此项技术用于一批产品的设计开发。
  40.汽车关键零部件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