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十五”计划的通知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十五”计划的通知
 (粤府办〔2001〕85号)


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市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广东省“十五”重点专项计划《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十五”计划》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十月八日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十五”计划

                 目录

  一、发展环境分析
  (一)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机遇和挑战
  (三)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区域布局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区域布局
  三、重点领域和重点方向
  (一)高起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二)积极培育形成一批新兴产业
  (三)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四、对策与措施
  (一)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二)建立以风险投资为主的多渠道、多层次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融资体系
  (三)加强适应高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系建设
  (四)健全和完善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政策法规体系
  (五)发展对外合作与交流
  (六)加强政策引导和宏观组织协调
  附件:1.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标图表(略)
     2.“十五”期间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
     3.“十五”期间部分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项目表(略)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十五”计划

一、发展环境分析

  (一)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迅速,已成为发达国家及全世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迅猛发展,成为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新材料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受到广泛重视;光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带动了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研究与发展经费(R&D)投入持续增长,企业作为R&D经费投入主体的地位日益增强;风险投资活跃;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企业孵化器发挥重要作用。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年均增长一般超过15%。过去的十年中,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制造业产品和出口产品中所占份额翻了一番多,达到20%-50%。世界各国都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通过这种发展带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以求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取得主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也在大力促进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机遇和挑战
  信息化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以跨国公司全球购并为主要特征的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规模空前。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承接全球经济产业结构分工调整的机遇,将有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将面对国内外更多更强对手的挑战,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在技术、价格、服务质量竞争等方面的压力将会加大,特别是在核心技术、基础技术或关键部件仍由国外掌握的计算机、移动通信、系统软件、网络产品、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等领域,压力将更大。
  (三)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1.发展情况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规模居国内领先地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加值、出口销售收入、技术出口项目及合同金额均名列前茅。“九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均增长31.3%,大大高于同期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其中200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846.81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7.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72.1亿美元(海关口径),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18.3%,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48.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14.7%。
  ——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群。2000年,四大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产值2075.44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95%。其中:电子信息产品产值占55.14%,光机电一体化占17.39%,新材料占18.82%,生物技术占3.68%,新型环保产业等也在稳步发展。
  ——发展区域相对集中。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省的93.4%以上;广州、深圳在全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龙头作用比较明显。
  ——正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1999年,全省研究与发展经费(R&D)中,大中型企业的研究与发展投入占85.3%;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达1.5%;企业申请的专利占全省申请量的49.8%;全省204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26.2%的企业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产学研的联系与合作逐步加强。截止到2000年底,全省依托企业共组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开发中心151家。
  2.有利条件
  (1)广东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九五”的发展成就为“十五”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初步形成了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省委、省政府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所构建的政策体系以及“深圳中国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留学人员广州技术交流会”等多种吸引技术、吸引人才的举措将交织成为良好的“软环境”。
  (3)有较好的运行机制。我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龙头,以效益为目标,政府加强扶持和引导”的有效运行机制。
  (4)外向型经济使广东高新技术产业走上国际化的道路。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中有一半企业已通过ISO9000系列标准及质量体系认证或FDA、UL、SFI等国际质量认证。
  (5)已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共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格局。
  (6)与国内外信息、人员交流频繁密切,有利于引进、吸收国外技术、人才及开拓海外市场。
  3.存在问题
  (1)发展水平不高,国际竞争能力不强
  ——经济规模不够大,2000年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只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17.2%。与国民经济发展关联度大、带动性强、附加值高、投资大的高新技术项目还比较少。
  ——能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形成经济规模的高新技术产品不多。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中只有42.5%是由企业自行研究开发实现的,技术来源于国外及港澳台的产品产值比例达44.1%。
  ——关键的核心技术、中间产品大部分要靠进口,产业、产品增加值低,难以形成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2)支撑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科技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储备不足。广东大中型企业只有26%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远未达到全国50.9%的平均水平。广东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整体科技实力在全国仅处于中游水平;每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数仅有20人,技术创新源的供给能力亟待加强。
  ——高新技术成果孵化能力较弱,技术中介服务功能不强。尤其是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中的中试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办区标准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示范作用还比较弱;不少高新技术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缺少高新技术的学科带头人和既懂技术又懂管理与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