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条 高层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按下列规定确定:
(一)高层建筑与其东、西、北侧的居住建筑主要采光面相对时的间距,新区开发不小于高层建筑对应被遮挡建筑主要采光面遮挡面宽度的1.5倍,旧区改造不小于1.3倍;或满足第八条建筑间距系数的标准;
(二)居住建筑在主要采光面受单栋高层建筑遮挡而两者平面有错位,当遮挡建筑与被遮,挡建筑主要采光面重叠的遮挡面宽度小于或者等于6米时,建筑间距不得小于 13米。
第十五条 相对布置高层建筑时,高层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不得小于单栋高层建筑物的长边长度,两栋长边不同时,以长边长度大的计算,并不得小于较高建筑高度的一半,或满足第八条建筑间距系数的标准。
第十六条 长日照建筑与相邻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按下列标准确定:
(一)条式建筑长边对东、西、北侧长日照建筑长边时,建筑间距系数不得小于1.9;
(二)条式建筑短边对东、西、北侧长日照建筑长边时,建筑间距不得小于条式建筑短边面宽的1.5倍;
(三)点式建筑对东、西、北侧长日照建筑时,建筑间距不得小于点式建筑主要遮挡面宽的1.6倍。
第十七条 形体复杂的遮挡建筑应依据本办法规定分别计算各部位的建筑间距。
规划道路红线30米以上的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按城市规划要求确定。
第三章 遮挡原有建筑日照的处理
第十八条 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按本办法规定的建筑间距标准确定拆迁范围。建设单位对拆迁范围内的原有住宅及长日照建筑必须予以拆迁。
第十九条 对不符合本办法日照间距规定的违法建筑,应拆除建筑的遮挡部分。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确实无法拆除的,对被遮挡人应予以异地安置或者货币安置;被遮挡人不同意异地安置或者货币安置的,也可绐予一次性经济补偿。
第二十条 违法建设单位应在其新建建筑交付使用前,对被遮挡人予以异地安置、货币安置或经济补偿。被遮挡人如将被遮挡住宅出租或转让的,不再予以安置或补偿。
遮挡安置或经济补偿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当事人申请,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裁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