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01年至2010年陕西省妇女发展规划和陕西省儿童发展规划的通知

  8.公安部门和社会基层组织应把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纳入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认真接待家庭暴力案件的投诉;并向受害妇女提供医疗咨询、心理咨询和法律帮助;增强全社会和妇女反家庭暴力意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9.建立和健全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网络机构,加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信访接待工作,保证受害妇女的投诉渠道畅通。
  10.保障妇女婚姻自由。对无正当理由阻碍妇女办理婚姻登记或在办理婚姻登记中有欺骗、胁迫以及刁难等违法行为的要依法查处。
  六、妇女与环境
  主要目标
  建立健全有利于妇女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妇女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
  1.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在制定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包括执行发展项目中纳入性别意识,体现男女平等受益,共享社会成果。
  2.为妇女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宣传性别平等意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宣传妇女进步及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使全社会树立保护和尊重妇女的意识;
  3.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
  在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使妇女充分享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加快城镇女职工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到2005年职工生育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达60%,2010年基本实现女职工生育社会保险;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贫困妇女、失业女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女职工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对特殊困境妇女的社会救助体系。
  4.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减少家庭、工作场所环境污染对妇女造成的危害。加强改水工作力度,农村安全饮用水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5%;大中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农村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5%。
  5.建立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新型家庭
  提高环保意识和环保基本知识的普及率,引导妇女积极参加生态环境建设,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
  6.继续扩大妇女的对外友好往来
  策略措施
  1.制定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规划,加大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妇女与男子具有平等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地位,增强全社会尤其是决策者的性别意识,以先进文化为导向,逐步消除对妇女的各种偏见和歧视,扭转一切贬抑妇女的社会观念,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传媒和文化艺术工作。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精神作品要扩大对妇女的宣传,宣传妇女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类自身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坚决禁止和消除黄色出版物。
  3.推动政府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不同所有制经济实体、不同收入层次的妇女逐步进入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体系。
  4.普遍建立职工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城镇职工生育社会保险,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依法推动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工作。
  5.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动员妇女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创建绿色家园,提高生活质量。
  6.加大改水、改厕力度。把自来水、安全卫生饮用水和卫生厕所的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以及农村建房规划,积极推进农村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为妇女健康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7.推动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和以扶老助困为主要内容的老年公益事业的发展,为老年妇女提供方便快捷的福利服务。到2010年每百名老人拥有社会福利事业的资金数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
  8.完善城市社区建设,在社区优先发展对家庭生活有直接影响的公共服务,提高城市社区家政服务水平,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
  9.特别关注妇女中的弱势群体(老年妇女、残疾妇女、贫困妇女、低文化层妇女)的生活状况,为她们排忧解难,提供必需的生活工作条件。
  10.对妇女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激励妇女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以自身的贡献和形象确立与男子平等的地位。
  11.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家庭文化和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家庭成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处理家庭矛盾和纠纷的技巧,营造民主、平等、尊重妇女的家庭文化氛围,使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领里团结的家庭美德成为千家万户的自觉行动。

组织与领导



  1.各级政府负责本规划的实施,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本规划的督导、协调和评估。各级政府应将本规划的实施纳入所在地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主管负责人的政绩考核;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妇女发展规划或实施方案,并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确保如期达标;省级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具体工作计划或方案,认真组织实施。
  2.各级政府要为实施规划提供必要经费,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社会赞助,争取国际援助,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