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五”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一)构建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打破传统的部门、行业和条块分割,整合首都科技资源,建立健全以创新为目标的交流渗透和协同互动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研院所改革,通过转制进入市场。积极引导在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本市国有企业与中央在京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建立研究发展中心,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积极推进在京部队科研院所“军转民”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建立创新资源向企业集中的机制,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的骨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鼓励国内外大型企业在京建立研发基地。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年销售额的比重要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占年销售额的比重要达到5%以上。
  完善首都创新孵化体系。加快高科技孵化器建设,形成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立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国际企业孵化器和各种类型的专业孵化器以及孵化基地。进一步发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合建设的孵化器,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和投资商创办专业孵化器。“十五”期间,全市将新建30个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
  初步形成首都经济创新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鼓励开展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人才培训、会计、审计、评估、法律等中介服务。
  改革科技创新的投融资机制。建立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培育风险投资主体,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发展开放式基金,并运用建设债券、可转换债券等金融工具筹集资金。积极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
  充分发挥中央在京单位的科技资源优势。促进中央在高科技机构与北京市各单位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采取开放、合作、资金支持等多种方式,利用中央在京科技机构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建立高水平的研发中心、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和产业化基地。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坚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基地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切实落到实处。加快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
  (二)开发中关村科技园区。“十五”期间,要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十年创一流”的总体要求,集中力量加快开发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使之成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立足首都、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并成为举办奥运会,展示本市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科技最新成果的重要窗口。
  1.基本完成园区功能开发。着重培育园区的商贸、研发、中试、孵化和人才培养功能。加快园区中心区建设,基本完成中关村西区开发和东区科学城的改造,推动软件园、生命科学园以及清华、北大等大学科技园的开发建设。实施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北扩工程、永丰科技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要注意突出特色,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各园区的优势。海淀园要着重开发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和商务商贸功能。昌平园主要以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为重点,同时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丰台园要依托在军工、医学、航天、机械等领域的科技资源优势,形成以光机电一体化、环保设备、航天技术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电子城科技园包括北京天竺空港工业区,要发展成为信息产业研发、生产和出口基地。亦庄科技园要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建设完善的园区基础设施。引导各方面资金,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基本满足园区发展的需要。完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和公路一环建设,建立便利的对外交通体系,加强各园区间的交通联系。完成圆明园东路和西路、清华南路、苏州街道路、双清路、昆明湖路、颐和园路和学院路等道路的修建和改建,建成快捷、方便的园区交通网络。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面改善园区市政配套设施,基本满足重大项目建设配套需要。
  完成中关村宽带多媒体信息网工程,建设数字中关村、数字图书馆群、中关村电子商厦、信息化社区、远程高技术教育、网络协同研究平台等应用工程,建成园区管理、服务和商务等信息系统,使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数字化的园区。
  3.营造富有活力的创业服务环境。要认真贯彻《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深入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简化审批手续,创造高效益的政府服务环境。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加强评估、项目策划、成果鉴定、咨询等中介机构建设,促进技术贸易和技术转让市场的发展。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创造公平竞争、高效和富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