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扶贫计划,在技术、资金和物资等方面优先扶持贫困残疾人。
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免除、减少无劳动能力残疾人和已就业残疾人的义务工、公益事业费和其他社会负担。
第二十条 对不适合参加生产劳动、无法定扶养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人但扶养人无扶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按照规定予以供养、救济。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指导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和社会救济救助等制度,帮助无业贫困残疾人解决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问题。
城乡基层组织、残疾人家庭应当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
第二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残疾人宣传、文化、体育活动。兴建大型文化、体育;娱乐场所,应当设有供残疾人使用的活动设施。
文化、体育等行政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应当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扶持和组织残疾人参加文化交流和国内、国际性比赛。体育部门应当对残疾人参加运动训练、比赛给予指导,帮助其提高体育运动水平。
文化、体育、娱乐管理部门和经营单位,应当为残疾人参与文体健身、娱乐活动提供优惠服务。
残疾职工参加区级以上举办的艺术表演和体育竞赛活动,所在单位应当给予支持,参加活动期间,其工资、福利等待遇不变。
第二十二条 鼓励社会各界及海外团体和个人捐赠财产或者物资资助残疾人事业。捐赠人捐赠财产或者物资的,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有关税收方面的优惠。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所募集的资金中的一部分,应当用于资助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
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依法进行残疾人事业资金募集和管理工作,并接受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监督,保证募集的资金用于残疾人事业。
第二十三条 残疾人凭《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享受下列优惠:
(一)盲人和下肢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含专线车)、电车和轮渡;
(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携带随身必备辅助器具;
(三)存车处免费存放肢残人的代步车辆;
(四)按照水陆运送平常信函方式寄送盲人读物免交邮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