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妇女发展纲要》和《安徽省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

  11、重视普及儿童心理卫生知识。逐步创造条件,建立儿童心理咨询和心理卫生问题矫正服务机构,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程。
  (二)儿童与教育
  主要目标
  1、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继续保持在99%以上,巩固率达99%以上,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
  --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5%以上,巩固率达97%以上,辍学率降至3%以下;
  --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80%以上;
  --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基本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2、提高学前儿童受教育率
  --幼儿入园率,城市达95%以上,农村达70%以上;
  --积极开展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
  3、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农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建设;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及格率,城市达98%以上,农村达70%以上。
  5、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建立多元化家长学校办学体制,中小学校、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率达80%以上;
  --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达80%。
  策略措施
  1、加快教育立法,加大教育执法的力度,进一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提高全社会教育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教,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
  2、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依法保证政府所拨教育事业费增长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实现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3、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地区差别。认真解决贫困地区及边远山区中小学教师短缺问题;重视抓好农村校舍基本建设;不断完善先进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文体活动器材的配置。
  4、全面提高中小学校教师的思想觉悟、学识水平、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搞好师德建设。通过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培养熟悉现代教育理论,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较丰富的专业知识的优秀教师队伍。
  5、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科学安排中小学教学课程,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重视儿童体育锻炼,增强儿童体质。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
  6、以安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络和卫星电视教育网络为基础,建设“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不断满足农村和边远山区中小学生受教育的需要。推动中小学生普及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教育,开发教育软件,为教育现代化奠定基础。
  7、继续通过“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等多种助学形式支持女童教育。采取积极措施,满足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需要。
  8、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建立并完善0-3岁儿童教育管理体制。合理规划并办好教育部门举办的示范性幼儿园,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积极探索非正规教育形式,满足城乡儿童接受幼儿教育的需要。
  9、托(幼)儿园(所)、中小学校等教育单位的教职工要爱护和尊重儿童,采取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教育方式开展工作,不歧视儿童、不体罚儿童。
  10、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的知识宣传,深化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继续办好各类家长学校,逐步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或辅导站,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保育、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三)儿童与环境
  主要目标
  1、优化儿童成长的自然环境
  --提高农村缺水地区供水受益率、农村改水受益率和自来水普及率,不断改善水质,提高饮水卫生合格率;
  --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集中处理率;
  --增加森林和绿地的覆盖率;
  --城市空气和水按功能区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标准。
  2、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闲暇、娱乐时间,保障儿童参与家庭、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权利;
  --为儿童提供优秀的读物、戏剧、歌曲、影视和音像作品;
  --90%以上的县(市)建立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少年宫;新建的小城镇要配套建立少年儿童活动设施;
  --加快市级图书馆建设,县及城市市区建立健全少儿阅览室;
  --加快市级科技馆(站)的建设;
  --提高儿童食品、用品、玩具和游乐设施的质量,保证安全无害;
  --创建五好文明家庭、农村十星级文明户和无毒社区。
  3、保护处于困境中的儿童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