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妇女发展纲要》
和《安徽省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
(皖政〔2001〕46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省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和《安徽省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00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安徽省妇女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一、前言
1996年3月省政府颁布了《安徽省妇女发展纲要(1996-2000年)》(以下简称“九五”《纲要》)。5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断强化妇女发展的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使我省妇女的政治参与、经济参与和社会参与取得明显成效,“九五”纲要目标基本实现;
--妇女参政的比例明显提高。本届省人大女代表、政协女委员比重分别为26%和19.2%,比1995年上升了3.5个和2个百分点;全省有17个市、103个县(市、区)和92.4%的乡镇党政班子配备了女干部,比5年前有较大增长;女干部比重由1995年的26%上升到2000年的29%。
--妇女参与经济建设能力增强。单位从业人员女性比重为36%;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占40%;有90多万妇女活跃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从事农业生产的妇女劳动力占总数的60%以上。
--妇女科学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2000年,普通高校、高中和初中女性比重分别为32.6%、36.3%和46,5%,分别比1995年提高8、5.2、4.1个百分点,小学男女童入学无性别差异;女性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1年;15岁以上人口女性文盲率由1995年的27.3%下降到1999年的18.5%,下降幅度大于男性;全省女农技员有3.8万人,基本实现村村有一名女农技员。
--妇女健康状况不断改善。2000年,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86%,农村非住院分娩新法接生率和住院分娩率分别为96.1%和74%,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99.98/107/下降到48.39/107/;人均预期寿命70.4岁,其中女性已达72.1岁。
--消除妇女贫困成效显著。自1997年以来,22个贫困县妇女连环脱贫落实小额贷款5300多万元,扶持3.7万户贫困妇女家庭,脱贫率达 80%
以上;项目和结对扶贫共帮助48万名妇女摆脱贫困。
--依法维护妇女权益的机制逐步建立。我省先后出台了11部有关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规、办法、条例等,陪审员制度有了加强,法律援助制度、维权联席制度逐步建立,依法保护妇女的权益,促进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妇女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妇女发展的整体素质不高、一些地方和部门男女平等意识淡薄、新形势下妇女权益保障工作还有待进一步落实等等。因此,全面提高妇女地位、促进妇女发展、谋求男女平等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1世纪初的5到10年是我省“加快发展、富民强省”实现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妇女事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总体要求,根据《
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立足安徽妇女发展的实际,制定(安徽省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认真总结实施“九五”《妇女发展纲要》的基础上,围绕妇女的劳动就业、参政议政、教育培训、卫生保健、法律保护和社会保障等6个优先发展领域,确定未来十年我省妇女发展的目标和策略措施。
《纲要》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将妇女发展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强化政府有关职能,动员全社会力量,确保《纲要》的顺利实施,为妇女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二、 目标与策略措施
总目标: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进一步实现
宪法赋予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全面提高妇女素质,努力促进妇女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优化妇女生存、保护、发展环境,提高妇女生活质量,使我省妇女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一)妇女与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