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若干意见

  7、扩大农产品出口。围绕茶叶、大米、花生、芝麻、畜禽、水产等大宗出口农产品,重点扶持优质安全出口商品基地和加工企业。对农产品出口企业,各级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扶持,符合条件的要积极争取赋予其自营进出口权,按照国家出口退税政策,优先办理出口退税。
  二、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
  8、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今明两年,全省重点抓好粮油、瓜菜、名优茶、水果、畜禽、水产等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工作。“十五”期间,省里通过招标方式,重点扶持建立一批优质专用新品种繁育推广基地。对种苗生产用水、用电,按照农业灌溉收费标准执行;对种苗繁育基地建设用地视同农业用地;对进口种苗、种畜禽、水产苗种和非盈利性野生动植物种源,凭国家有关部门签发的年度进口审批单,免征进口环节有关税收。进一步完善良种购销、推广机制。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科技人员兴办种子(苗)产业。
  9、建立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十五”期间,省里集中资金,扶持建立一批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今明两年突出扶持无公害蔬菜、有机茶、优质米、优质专用小麦、优质双低油菜、优质棉和优质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种猪场、水产良种场和优质瘦肉型猪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建立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示范县。鼓励和优先扶持龙头企业建立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品牌农产品生产基地给予重点扶持。
  10、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检测、检验体系。根据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省有关部门要尽快完成对稻米、小麦、棉花、油料、茶叶、水果、蔬菜、食用菌、肉、蛋、奶和水产品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其名牌农产品标准的制定,今年发布稻谷、小麦、棉花、油料、茶叶、奶制品、肉类质量安全标准。加快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建设。今明两年,着力提高省级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鱼类病害及渔业水域环境监测能力,完备17个市和部分县(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手段。逐步建立省、市两级农产品质量市场监控、跟踪检查和服务机构,定期公布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省、市、县都要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检测、检验体系建设。
  11、加大对农产品品牌整合和名牌农产品开发力度。对批量上市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工商部门要引导企业及时办理国内外商标注册,力争两年内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品基本实现商标注册。农业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用2-3年时间对茶叶、粮油、水果、奶类、肉制品、水产品等现有农产品品牌进行整合。近期全省重点扶持开发20个市场竞争力强、开发潜力大、经济效益显著的农产品品牌,并加强品牌保护和宣传推介工作。对符合省名牌农产品标准的,及时给予认证和发布。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名牌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各级政府要给予奖励、补助和保护。
  三、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