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妇女发展十五规划和山西儿童发展十五规划的通知

  7、完善妇幼卫生监测网络和常规报告系统。各级医疗、保健、计生服务机构要严格执行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出生缺陷、性病及艾滋病的监测报告制度。
  8、加强产科建设,创造住院分娩条件,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剖宫产率。农村住院分娩率达到50%以上,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0%以上,住院分娩确有困难的边远地区,消毒接生率达到95%以上。
  9、以生殖健康教育为中心,普及生殖保健、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生殖保健知识普及率和育龄人口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
  10、完善计划生育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提倡避孕节育的知情选择,强化夫妻共同承担计划生育的责任。动员男性采取节育措施,提高男性避孕方法使用比重。
  11、研究推广安全、有效的避孕节育新技术、新方法,提供避孕节育的优质服务。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预防意外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
  12、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强化对采供血机构和血制品生产单位的管理;利用宣传教育网络,全民普及艾滋病。防治及自我防范知识,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城市达到70%,农村达到40%,高危人群达到80%以上。
  13、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高农村妇女享受卫生保健的水平和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14、以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倡导科学文明的健身方式,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以及在社区、公园兴建和开辟健身场所,为妇女群众开展健身活动创造条件。
  五、妇女与法律
  (一)主要目标。
  1、落实促进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
  2、开展维护妇女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3、保护妇女的人身权利,禁止针对妇女的一切形式的暴力。
  4、维护妇女与男子平等的财产权利。
  5、保护妇女合法的控告、申诉权及在诉讼中的各项权益。
  6、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
  (二)策略措施。
  1、加强地方立法工作。从我省省情出发,制定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保障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2、加大执法和法律监督力度,有效预防、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妇女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取缔卖淫嫖娼,扫除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维护妇女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
  3、强化对妇女权益的司法保障工作,力争到2005年县级以上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要设立法律援助机构、法院要建立妇女维权法庭或合议庭,为受害妇女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和社会救助。建立和完善妇联特邀陪审员制度,保障涉及妇女的案件在审判过程中公正。健全信访接待制度,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及时处理受害妇女的投诉,将信访案件尽可能解决在基层,结案率达到98%。
  4、把宣传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纳入全省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提高全社会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提高维护妇女权益法律法规知识的普及率,培养广大妇女权利义务对等的现代法治观念,增强妇女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
  5、严厉打击残害、拐卖、溺弃女婴的犯罪活动。严禁利用现代医学技术进行非医学原因的胎儿性别鉴定,打击破坏计划生育的违法行为。
  6、坚决惩治贩卖毒品的犯罪和引诱、教唆、欺骗、强迫妇女吸毒、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对女吸毒人员进行综合矫治,积极创建“无毒社区”,特别要引导和帮助妇女充分认识毒品对母婴健康的特殊危害。
  7、逐年提高婚姻登记合格率,依法保护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
  8、妇联、工会、共青团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维护受害妇女的合法权益。
  六、妇女与环境
  (一)主要目标。
  1、创造有利于妇女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
  2、提高妇女享有社会福利的水平。
  3、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倡导建立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家庭关系。
  4、为妇女创造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和农村改水受益率。
  5、提高妇女参与环境保护及决策的程度。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